昨天,一款咖啡火了,我在深处潮流前沿的渊的助力下,一不小心竟然喝到了,半杯下肚之后,才知道原来它是那么的红,说到口感,对于我这散发着保温杯泡枸杞的气质,再加上稀饭是最爱的喜好,还有一丢丢不习惯,咖啡入口,冰爽入喉,小口的喝着,减少给胃部带来的刺激,咽下后,瞬间感觉到一丝丝从鼻子往上窜至脑门的感觉,好像回忆到一点曾经酒精放纵后,带来瞬间上头的感受,至于和知名品牌的联系,说实话,由于自己曾经对知名品牌的体验感不强,只能说,听口音,离得不远,最多感觉是来自一个镇的基因。
不管怎样,它的确火了,而且火的一塌糊涂,不考虑这样的混搭能走多远,但这一波,的确胜出。追究其原因,突然想起前两天,在商场在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裴,说道的一个词,“降维消费”,好像就能解释这一切,曾经的开车的去骑摩托了,原来下馆子的去点外卖了,清购物车的想法也要等等了。
经过特殊的3年,虽然生活正常了,但还是出现了人们日益增长和消费水平与当下钱包现状之间的矛盾,在这种矛盾的驱使下,降维消费就变得必然,曾经的美好享受、高品质生活都要打个折扣,去用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一杯咖啡能带来什么,除了一条朋友圈,一个话题,一些乐趣,还会让你感受到自己的不一样,提着特殊LOGO的包装袋,手里拿着杯套,告诉大家,我抢到了,就算挤地铁,那也是整条街上最靓的仔。
任何一样成功的产品,归根到底,就是能满足某些人的某种需求,任何一种融洽的关系,问其原因,也是能满足彼此的一种需要,而这杯咖啡就是满足了我们的当下的需求,那它就成功了。想想现在的我们,有时就缺少这样的意识与思维,小到妈妈觉得冷,就是最大的冷,大到跟我们合作,你才会有出路。会站在一个制高点的,看似给与对方一切,做很多,也很努力,但也是为了给对方证明自己是谁,而忘对方是谁,更不知道对方到底需要什么?演的很风生水起、热火朝天,台下可能是礼貌性的表情,以及心中的失望与无奈,甚至还有过分的,会要你配合的鼓掌,可能还要谈感受,最后,都会变成彼此的反感与不需要。
要向这杯咖啡学习,不管是企业需要的客户化思维,还是与人相处的利他主义,或者是熟知的为人民服务,都是其中的精髓,企业之间的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客户、对员工、对朋友、对家人、以及所有的服务对象,可以试着多去关注对方的需求,尽自己能力去满足,也许才是成功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