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海公园回到酒店,大家都回房休息了,先生跟我说,今晚要带大家去尝尝北京的特色美食——全聚德烤鸭。
想起二零一六年时,我们逛王府井步行街,逛累了就去了那里的全聚德,记忆中的那朵牡丹花,至今仍然鲜活地存在我的脑海里。
想着酒店到王府井这距离有点尴尬,打车又太近,走路对于老人来说又有点远,更何况,今天大家都走累了。
我便想着,看看酒店附近有没有其他的店,这一搜,搜到了一个起源店,距离酒店只有七百多米,这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
到了约定好的出发时间,大家在酒店大堂集合后,我们步行前往。
穿过煤市街,便到了北京坊,跟着导航继续往前,眼前豁然开朗,居然是条步行街,一查,原来这里叫做前门大街。

过了牌坊不远,果然看到了熟悉的“全聚德”招牌,金碧辉煌的仿古门楼,川流不息的游客,让这里成为了整条前门大街最热闹的地方。
据了解,全聚德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作为著名的中华老字号,这家全聚德起源店已经被认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门店前站着一只可爱的卡通鸭子,它有个可爱的名字“萌宝鸭”,只见它双手紧紧地抱着大葱和黄瓜,嘴巴好像金元宝,大概是取“招财进宝”之意。
穿过一条通道,迎面就是全聚德烤鸭店的老门面了。这三座青砖垒砌的拱券形门,砖上雕着“全聚德”的匾额,两侧还悬挂着幌子,俗称“老墙”。

走进老门面,门口右侧有专门的展柜,陈列着各种老物件,向进店的人讲述着全聚德跨越三个世纪的不朽传奇。
清同治三年(1864年),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本名杨寿山),将濒临倒闭的干果店“德聚全”盘下来,开始经营挂炉烤鸭,并改名“全聚德”,就成了今天的全聚德的前身。
由于他的苦心经营,全聚德由一个普通的烤鸭店发展成为有特色的饭馆,为全聚德名扬京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展柜里还陈列着当年制作的第一块老匾。据说,这块老匾一度下落不明,后来又在故宫博物馆找了回来。
除了老匾之外,展柜里还展示了当年的老账本、老广告、老鸭票,以及当年的烤鸭炉、鸭局子等,而这个老钱柜,相当于现在的保险柜的存在,无疑是最吸引人眼球的。

了解过全聚德的历史,再来品尝全聚德的美食,这也可以说得上是一场来自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双丰收了。
因为来的时间比较早,我们顺利地拿到了一个包厢,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欣赏着师傅的手艺,品尝着地道的北京特色,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满足。
还记得第一次来全聚德,看到师傅手中的刀几起几落间,一朵牡丹花便呈现在我眼前,真是赏心悦目。
据观察,这牡丹花的拼摆颇为讲究,花瓣外层有七层,中层有五片,里层是三片,还有一片做花心,这样一朵“盛世牡丹”就诞生了。
听说,这“盛世牡丹”曾经在国宴上出尽了风头,获得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
欣赏完师傅的表演,我们开始了来自味蕾上的满足,我用筷子夹起一块切好的鸭肉片,蘸上少许甜面酱,配上葱丝或黄瓜条,卷在薄片中,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里肉质鲜嫩,内里有黄瓜的清香,满满都是惊喜。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一行十一人又去前门大街逛了逛,消消食,为这次觅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2025年齐帆齐写作营 第(101)篇1224字,累计12284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