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呀,天生堕性的物种,比如: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思考行为。
从生理来说,大脑思考占据大量的能量,自然反应便是少耗能的模式,不主动思考!
除非遇到安全危机和条件反射的要求,大脑思考就需要人主动地调动人体的身心机制。
最近,想刻意改变读书后,合上书后回顾书中主要内容,以此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
因没有形成习惯,读完感觉累了,休息十分钟后,忙别的事情就忘记了,总结回顾。
下次又跳过总结回顾这个动作,开启下一个章节的阅读,长期以往感觉读得多忘得多。
全面总结去年的写作总结也类似,光听课程和记笔记,完成课后练习,定期总结却疏忽了。
学得写作技巧全又忘记,文章的质量往往原地踏步,个人觉得还是因少总结思考所致。
一个明显的特征,构思文章的立思和结构,回到了捎头挠耳的状态,写作卡壳次数多。
我也进一步发现,在一些情况下,人比较容易盲目得随大流不去思考:
1.身处大众群体中,比如:那家的菜好吃,看人多不多?
2.身处体制内或固定模式内,每天习惯性的按以往操作,每天乘坐电梯没想过要走楼梯。
3.盲目崇拜权威,比如:领导的指令、行业大咖的观点、名人名言等。
思考是灵感基础,是写作支撑。告诫自己,安静独处,深度思考,专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