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下降,储蓄率会增加

今天看《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有一个观点令我印象很深:那就是当生育率下降时,储蓄率会增加。

众所周知,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将近40年,这个政策让中国至少少生了4亿人,即便后来推行二胎三胎政策,依然改变不了生育率不断走低的趋势,据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也是中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出生的人口少,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并且老年人寿命延长,这就导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我们人口出现负增长。

而且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前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就是孩子是自己养老的保障,计划生育后,孩子少了,靠什么养老呢?只能靠自己看存钱,所以,中国的储蓄率开始增加。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也介绍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鼓励生育;1972年,中国政府开始提倡计划生育;1978年,中国政府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与1972年之前生第一个孩子的家庭相比,1972年之后生第一个孩子的家庭平均少要了一个孩子,后者的储蓄率则比前者约高出10%。

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30年里,中国储蓄率的增长幅度达33%(家庭储蓄率从1978年的5%增长到1994年的34%)。

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因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而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生育率下降导致储蓄率增加。

搞清楚这个概念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