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失败被杀,唐高祖李渊的安排至关重要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失败被杀,唐高祖李渊的安排至关重要

说起古代的皇帝,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和唐太宗李世民绝对是赫赫有名的,他们在位时创建了很多的功绩,一直都被后世所铭记。说起李世民也会想到他绝对是雄才大略,名垂千古。比如他在位时的贞观之治、天可汗、善于纳谏一直以来都让人对他的印象特别好。

不过对于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太子李建成,当上皇帝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会认为是李建成的原因,李建成是反面的角色,他干坏事,比如坑爹、害人。

但是这些都是在野史或者小说中的记载,在史书上的记载说李建成人宽简,仁厚,很有政治才干,也有军事才能,所以说真实的李建成绝对没有如此不堪,如果说没有玄武门之变,那么李建成当个守城的国君,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改变,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让李建成被定在耻辱柱上,让他失去了继承江山的机会,而本来属于他的皇位被弟弟李世民给拿去了。

那是在公元626年7月2日(也就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天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就是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的北宫们—玄武门附近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这次事件的发生让不仅让李建成失去了太子之位,也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也是唐朝历史上重大的一次事件。

对于李建成自身天赋能力、性格人品也还不错的太子来说,他的成就之所以没有弟弟李世民大,是和他父亲李渊的安排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都非常注重嫡长子继承制,而唐高祖李渊也是一个非常注重长幼次序的人,所以立嫡长子为太子那时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是历朝历代要沿袭的制度,所以长子李建成很自然的就被封为了皇太子,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而李世民作为次子被封为了秦王。

李渊这样做之后,就让长子李建成留在了长安,来协助他处理一些军国大事,而次子李世民就经常被派去带兵打仗,平定边境叛乱。

就这样留在京城的李建成自然离权力中心很近,所以就很容易笼络亲信,只是他少了带兵打仗、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也让作为秦王的李世民,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屡屡立下战功,不断扩大唐朝的统治区域。

本来李渊觉得如果秦王出征牺牲了,那么还有太子在,太子还在的话,那么国家的根本就还在,国家大根基也不会动摇。

只是在秦王不断打胜仗立功的过程中,他的势力也慢慢的渗透到了京城和地方,最终能够有实力挑战太子李建成,甚至最后能够把李渊给逼的只能立他为储君。

编者认为李建成之所以贵为太子,最后却被弟弟所杀,夺取了他的位置。这是因为他的人生太顺利了,他的人生之路都已经被安排好了,可以说是一马平川,如若没有意外的话,他可能就是一个守江山的君王。

就是这样的安排让他失去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他的父亲李渊是给他安排好了路,也抹杀掉了路上了绊脚石,这样让他没有什么犯错的机会。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听话,少犯错。就是这样太顺利的人生会让他产生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会让他分不清世道的险恶,毕竟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战争,长期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怎么能够敏感的感知到危险。

李世民则不一样,他从16岁开始就带兵出征,在战争的过程中,他曾经狠狠的把突厥给打了,把边境的势力给赶跑了,这也让李世民的威望彻底的树立了起来。

而李世民杀掉兄长李建成可以说是他长期战争积累的威望所决定的,在众多的期望当中,他也许是有着纠结的。

所以说李渊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的安排,让他们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李世民最终杀兄夺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后天就走了,去支教。 重庆这几天热得不像话,哪儿也不想去。外婆病重,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前一阵子买的《摆渡人》,还...
    Quasimodo__K阅读 1,066评论 0 1
  • MUC 简述 其实想了解一个框架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阅读官方文档,下面会分别给出中英文档的连接。(当然如果你没兴趣看文...
    LonlyCat阅读 10,347评论 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