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关与新闻

中国公关和新闻,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题目,但是我只谈我看到的,我感受的。上面这张图来自于新浪微博。我觉得很生动。中国没有政府公关,因此可以很轻易蒙着前面药监局的眼睛。

公关是不是只能蒙蔽药监局的眼睛,而新闻媒体和普罗大众的眼睛就是雪亮的,不受公关的愚弄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公关作用于新闻的哪些环节,而在此之前,还要知道的是,一篇新闻稿或者是一条新闻的产生流程。

新闻产生的第一个环节是选题。而与之对应的公关词汇,则是事件。

公关活动中常常使用这样一个短语叫做“制造事件”,制造这些事件的目的无非就是给新闻制造一些可供选择的选题。新闻记者是无法追根述源,了解所选的选题,是自然发生还是认为制造,因此发出的报道,难免为公关公司提供免费的午餐。这种情况,还算相对符合真实性,而公关公司可以通过“运作媒体”所发出的“新闻”,其真实性就不得而知了。

这里谈到的一个问题叫做“运作媒体”。这是每一家公关公司都会考虑到的问题,用更加专业的词汇叫做“渠道运作”。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多的渠道来传播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有门。有经验的公关人员经常会说:“跟能发稿的媒体记者搞好关系。”这个因为“搞好关系”而得到了门道,发了新闻稿,从而成功“运作媒体”。产业链基本就是这样。

那么,在选题初期遇到的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两个词语,一个叫“新闻真实”,一个叫“真实新闻”。新闻的真实性正在受到考验,而对于真实新闻的判断也在考验着我们的从业人员。

新闻产生的第二个环节就是记者写作。

在这个过程中,记者需要构思和回忆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涉及到调查,采访,整理资料到成文这么几个步骤。那么,公关公司有有机可乘来“操控”了。比如:公关公司要求某某遇到危机的公司大力投放对自己公司有利的信息给新闻媒体,被信息包裹的媒体在素材选择中,就已经很局限了。如若再安排一下调查和采访,那么出来的稿件,就一定是笔者以为符合客观真实,公关公司也满意的文章了。

然后,成文的新闻就该编辑出版了。

放在哪一板块?放在哪家媒体?上多长时间?这些问题,公关公司会在跟客户谨慎商讨之后,对手中的媒体资源一一筛查,然后作出判断。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新闻从选题到出版的过程中都围绕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公关操控”,一个是“新闻真实”。在美国,公关行业被评为贡献最少的行业之一,并且,公关和媒体始终处于势不两立的状态。而在中国,似乎公关和媒体已经可以“水乳交融”了。

公关的触角已经从电影电视剧的广告植入伸向了新闻出版领域,在自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大浪淘沙中挑选出自然环境下生长的新闻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境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段时间关于“公关还有用么?”“公关就是打杂的”有不少争论,我摆出公关卫道士的架势,叫喊核心价值还在,关做的是战略...
    姐夫李阅读 3,564评论 0 1
  • 在mac下idea的常用快捷键如下 常用操作: 自动生成: 格式修改: 查找定位: 快捷操作:
    AndyXB阅读 8,407评论 0 13
  • 最近,有一篇文章特别火,不要指望靠读书来改变你的命运,文章中的诸多观点不敢苟同,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自己看法。...
    幕子茜阅读 4,373评论 15 24
  • 我的父亲是个语文教师,比较喜欢养花。退休那年,他在外出的途中买了一株玫瑰。当时,卖花的人说是白玫瑰。拿回家后,母亲...
    微言微评阅读 3,2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