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老师 何亚珂 郑州 坚持原创分享第696天 2019.02.01 星期五】
教育视角读《少年曹操》3
图片发自简书App
NO.3:意外之师段颖铸根基
少年曹操意外伤人性命时,曾被段颖鞭打得皮开肉绽。也正是因为有段颖,才让曹操等人历经蜕变,日后成长为和段颖一样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曹操等人在这位常胜将军老师的课堂里,有着怎样的磨砺,不必详述,可想而知。不由得想起以色列的教育,18岁,不是去各个大学中,而是踏进部队服兵役,过几年真枪实战的军旅生活,成就了以色列教育的成功。
太学的课程除了“四书”“五经”,还有算术、祭祀、占卜、“百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百工,太学的教育理念的确蛮超前,强调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多掌握生活所需技巧。做一手好木工,砌一手好墙,编得一手好席子、篮子,以及箍桶、凿石头、砸铜盆、支锅灶、磨镜子、打铁、铸造……看了曹操和同学们在百工中的磨砺和磨炼,终于明白我们小学课程里出现“社团课”的重要意义了,只不过需要朝生活化的方向进行改进。上了“百工”课,这帮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学生从此不敢轻视有一技之长的普通民众,这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
我想,曹操等人在段颖的铁鞭下所进行的野外生存训练,一定对其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鞋走烂了,衣服刮破了,病倒了,中毒了……野瓜、野果、野菜、虫子、鸟类、兽类、蛋类、草根,只要能吃,都找来吃,从开始的劳累、生涩,到后来的狂欢和适应,中间经历得种种痛苦,更是一笔财富。原来,一代枭雄是如此炼成的。不由得想起美国西点军校的教育,没有沧桑的磨砺,哪里会有云淡风轻地驾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