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寄相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随着年纪的增大,中秋之夜往往有诸多感慨:因人事变迁,当年之人、当时之景,岂能复见之?唯有清风明月,年年相似、月月相随,令人动容。

二十年前,我在秀州府求学,有一次去临安府访友,巧遇友人同学阿姮,乃校刊XX报之编撰,因我当时恰在校文学社帮忙,所以就要其通讯地址,互通有无。

因为年少,又气味相投,所以书信往来,甚是欢快。不多久,即成红颜。而阿姮虽然在临安府求学,却是秀州府海宁县人,而我由温州府远来秀洲,也想多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风貌,于是就邀请她带我游览海宁。

趁着中秋休假,我们相约游览海宁风光。记得当时走过的风景有徐志摩故居、南北湖景区、盐官观潮等处。特别是新仓至盐官一路,我们弃车马而步行,30里路,一边是桑树,一边是海潮,间杂着暖色秋风、亮丽鸟鸣,心情甚欢。

到达盐官后,草草吃过晚饭,便去争观潮的好位置(因为此处是观潮圣地,又逢天文大潮,观者如云,可谓万人空巷),然后等潮水变幻、演绎。钱塘潮之盛况,如千军万马,如鬼哭狼嚎,动人心魄。待其潮平时,则群魔消弭,万马齐喑,唯见江风哀鸣,如歌如泣,亦能感人腑肺。

当然,这些是大部分观潮者能看到的,都能体味的,但是有一样,却是很多人容易错过的,那就是听潮,或者叫做聆听黑夜。

必须等看热闹的人们散去,剩下真正的热爱者,在夜的堤坝上,静坐。闭上眼睛,或者微睁,让月光自然而然的散落在钱塘江上,散落在绵绵的堤坝上,散落在每一颗静谧的灵魂上,然后忘却自己,忘却观潮的心态,忘却外在的羁绊,等潮水在夜色中从四处涌来。当身边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时,说明潮起了,只是它的声音被风盖住,略显沉郁,又被明月照耀,不敢显摆。但是,渐渐的,声音开始嗡嗡作响,风也开始萧萧然了,你若闭眼,就会感觉自己好像是坐在钱塘江的江面上了,因为风和水的声音,不仅从四周传来,还有从你屁股底下传来的。再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响,轰隆隆轰隆隆的,风也越来越大,甚或把水滴拍到你的脸上,使人担心是否已经掉入江中,或者这潮水已经充满了整个天宇?

月色下,我们将圣洁的心灵安坐在钱塘江北岸的堤坝。就是人潮散尽,我们仍在慢慢回味夜潮给予的震撼。而次日天明,我们坐在堤坝上看东边日出,感叹红日之完满无缺,感叹其苟日新日日新的伟大,亦是满心欢喜。

后来,因忙于学业与事业,联络渐渐少了,但当年可爱之人、当时欢愉之景却历历在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明月千里寄相思---浅谈古诗词与明月 文/微足道 中秋节马上到了。 说到中秋节,首先想到团聚,然后想到一轮明月,脑...
    青梅煮英雄阅读 6,738评论 4 13
  • 明月不胜愁,何必照离忧。 皓月又圆中秋近,多少离人惆怅,一轮明月几多乡愁。乡愁中有无尽的思念,思念的不仅仅是父母儿...
    闫大姐oo阅读 4,123评论 2 3
  • 本文原创,首发公号,文责自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句诗,如同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游子们心中那扇思念...
    半盏清茶敬流年阅读 4,174评论 11 28
  • 折一段暮柳离别故乡 你牵挂的心系着我装满风风雨雨的行囊 无语凝噎化作一抹斜阳 草尖上的露珠是你眼里点点晶莹的泪光 ...
    禅雨616阅读 4,396评论 0 5
  • 自从母亲去世之后,少言的老父亲变得更加沉默。每天早晨天没亮他就出门锻炼,到了吃饭点才回来,看起来很忙碌,很充实的样...
    小陈2阅读 2,16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