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初读前三章

中文版序言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

谁是我的听众?她们想听什么?她们想怎样听?

为什么学习金字塔原理?

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法和规范动作。

基本结构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表达者应该关注

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

想清说什么(内容),怎么说(思路、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能够达到的沟通效果:

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具体做法

1. 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

2. 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

3. 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金字塔原理能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

1. 思考:全、准、快。

2. 书面表达、公文写作:快速写文章,缩短写作时间,减少修改次数。

3. 口头表达:思路清晰,言简意赅

4. 管理下属

5. 培训开发课程和讲课


#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最有效的表达方法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的项目,即要自上而下的表达思想。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文章中的思想需要符合:

1. 纵向:文章中的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3.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的4种可能的逻辑顺序:

1.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逻辑顺序:演绎顺序)——演绎推理

2.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发现因果关系

3.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逻辑顺序:结构顺序)——化整为零

4.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逻辑顺序:重要性顺序)——归纳总结(可能不对)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速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1.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2. 各个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3. 序言的陈述方式

纵向关系

金字塔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迫使你在理清思路时,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

你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发读者的疑问,而你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下的横向结构层次上逐个回答读者的疑问。

横向关系

当考虑在下一个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必须保证你的表述能回答在其上一个层次上的表述引起的疑问,同时还必须保证表述符合逻辑。

也就是说,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但不可同时具有归纳关系,又有演绎关系。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

演绎和归纳的思想

演绎的思想

演绎思想的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

1. 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

2. 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所作的表述

3. 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

形式:

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如果选择演绎法回答由某个思想引起的疑问,你就必须进行3段论式的描述

归纳的思想

归纳性思想组合中的思想相互关联

你可以用同一个名词表示祖中所有的思想,如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等等

形式: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为了提高一个抽象层次,你需要识别以上句子的共同点,并得出一个推论。

序言的结构

读者只有在需要了解问题的答案时才会去找答案;如果读者没有这种需要,就不会提出任何疑问。反之亦然。

因此,为了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你必须使文章回答读者头脑中已有的问题,或者能回答读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短暂思考后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必然以叙述的形式出现。

序言

1. 开头向读者说明“背景”(situation)的时间和地点

2. 在这一背景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情,可称为“冲突”(complication)

3. 使读者提出(或将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将要“回答”(answer)的“疑问”(question)

3种子结构

1. 纵向的疑问:了解纵向关系,你就可以确定某一层次上的思想组补习班表达哪种信息(即:必须回答针对上一层次的思想读者所提出的疑问)

2. 横向的演绎或者归纳推理:(了解横向关系,你就可以判断,你组织自爱一起的思想是否用符合逻辑的方式表达了信息(即:是否能正确的归纳或演绎论述))

3. 讲故事式的序言:(了解读者最早提出的疑问,将确保你组织和呈现的思想与读者有关联(即:文章中的思想有助于回答读者的初始问题))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3.1 金字塔结构中互相关联的各要素

自上而下法

1. 提出主题思想

2.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 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自下而上法

1.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的要点

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

1. 一定要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 将历史背景写在序言中

5. 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 在关键词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的常见模式

序言的常见模式—以咨询为例

第5章 演绎推理与逻辑推理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