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读《从尿布到约会》

美国儿童性教育专家黛布拉博士的著作,这是一本读下来让我有诸多不适感的育儿书。也许是因为,在传统家庭教育下成长的我辈,虽然已身为父母,关于性的价值观仍然不成体系。也许这正说明了,学习的必要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书中按年龄阶段划分5个章节,内容详细、操作性强。

对儿童性教育的目标是:和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性羞耻感不同,书中反复强调要让孩子知道性的美好,让他们认识到性是好东西。主张父母要及早、及时、长期地与孩子们谈论有关性方面的问题,主张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说性器官的正确名称,并注意把心理和生理教育有机结合——因为性和感情是浑然一体的,一个情商低的人,不会有融洽良好的性沟通。

我觉的,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实操,可以有选择的借鉴,毕竟中西文化差异巨大。但是孩子将来面对的毕竟是日渐国际化的社会文化,一味敝帚自珍,不如直面问题,即便不按照这种方法对自家孩子进行性教育,起码知道这种价值观的存在,也不至于成为狭隘而固执的“傻帽家长”,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只剩慌慌张张。

一些技巧:

1、            寻找“可教时刻”。自然且容易为孩子提供性信息的时刻。比如给襁褓中的孩子换尿布可以教会他爱自己的身体,在孩子主动询问性问题时直接而恰当的回应。

2、          抚摸的重要性。儿时的爱抚为成人后亲密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抚摸和拥抱孩子是向他们传达,我们对他们有着怎样的感觉。如果承认是害怕、迟疑和不舒服的,婴儿似乎能感觉到。培育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是成人心理健康(包括性健康)的一个重要基础。儿童从出生到18个月之间,会了解到他们的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他们是否可以信任别人和身边的世界。

3、          教孩子认识身体部位。父母应该学着平静无畏的说:“这是你的鼻子,这是你的肚子,这是你的阴茎(阴部),这是你的膝盖,这是你的脚趾”。这是最帮的积极性教育。你对生殖器委婉的说法,等于告诉孩子,身体这个部位是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或与众不同的。无意中,你已经把一种羞耻感或者内疚感引入了身体的这个部位。要尽力向孩子传递:身体的所有部位都是美好和特殊的,所有部位都有它自己的名字。

4、          换尿布时,试着用“换个干净的尿布,真舒服呀”,代替厌恶的表情。

5、            3-4岁的孩子可以学习保持生殖器健康和情节的重要性。让他们自己清洗阴部和阴茎。“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清洗阴茎(阴部)了。你的身体是属于你的,除了大夫、忽视或者爸爸妈妈因为健康等原因触摸它以外,任何人都不可以触摸你的生殖器”

图片发自简书App


6、            如果发现学龄前(2-5岁)儿童在玩“扮演医生”等性游戏,不要用成人的有色眼镜觉察,平静地让孩子穿好衣服。可以认可他们的好奇心,但建议其他更好的方法来了解男孩和女孩的身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7、            在游戏日邀请异性孩子过来一起玩,鼓励三五成群的在公园或者操场一起做项目,或玩大群体游戏。这种两性孩子建立的友谊,有助于他们在成年时形成健康、相互尊重的两性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8、          3-8岁的孩子知道了宝宝是镜子和卵子结合的产物后,他们会进一步想知道宝宝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9、积极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孩子在小学低年级建立起自尊,为未来在童年晚期乃至成年期拥有良好自尊打下至关重要的基础。“你们是孩子在学校的最重要的在拥护者。孩子在学校的这几年,你都要参与他们的生活。务必让学校知道你和他们的伙伴关系,为了孩子,你也会支持他们。”

具有较高自尊的成人在人生中往往能作出更合适的决定,包括爱情、浪漫和性等。


真是一本艰难的书,连书摘都写的很困难。似乎有一些幼时的性羞耻感不断涌现,让我难以面对,比如大概小学低年级的时候(7、8岁),我常常梦到:在我家当时住的筒子楼楼道里,大人们在打麻将,我在一旁玩耍,忽然发觉自己没有穿衣服,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充满羞愧。

也许,该接受再教育的是我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