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里的你

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子这件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会在心里琢磨。可说到底,那就像隔着一层雾气看镜子,看到的影像总和我们自己感受到的不太一样。

小时候,爸妈眼里的我们,做什么都可爱。哪怕走路摇摇晃晃、说话咿咿呀呀,他们眼里也全是温柔和骄傲。在他们看来,我们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就算闯了祸、犯了傻,他们也能笑着摸摸我们的头,觉得一切都值得。那时候的我们,就在这种无条件的爱里长大,天真地以为自己在他们眼中永远都是最好的孩子。

等到上了学,同学之间的眼光就开始不一样了。班里成绩拔尖的同学,大家看他们的眼神都带着点佩服,觉得他们聪明又努力,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而那些总爱逗大家笑的同学,虽然有时候调皮,却成了班里的开心果,有他们在,气氛就轻松不少。那会儿,我们其实都在悄悄找自己的位置,希望被认可、被喜欢,哪怕只是某一方面被记住也好。

工作之后,同事眼中的你,又被贴上了新的标签。做事麻利、能力强的同事,大家会打心底里觉得靠谱,遇到难题也愿意找他们商量;而那些擅长和人打交道、说话让人舒服的,往往就成了团队里的黏合剂,再紧张的局面也能被他们几句话缓和下来。说实话,为了在别人眼里留下个好印象,我们没少花心思去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有时候,甚至得绷着劲儿,不敢松懈。

可别人眼里的你,就真的是全部的你吗?仔细想想,我们其实常常不自觉地配合着别人的期待去扮演角色。在父母面前我们总说“没事,别担心”,其实心里可能早就累得不行;在朋友堆里。我们跟着笑跟着闹,却不一定真的那么开心;在职场上,我们学着圆融、学着稳重,偶尔也会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条路。看得见的都是别人眼中的影子,真正的自己,反而在一次次扮演中变得模糊。

其实,别人看到的,永远只是你生活的一个侧面。谁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也都有不愿轻易示人的脆弱或坚持。我们真的不必把别人的评价当成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或许你在某些人眼里不够出色,但对你来说,你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其费心去维持别人眼中的形象,不如学着接纳不够完美的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