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观II走进鲁迅(10)


关于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可以说鲁迅是最有发言权的。

周海婴在《记忆中的父亲》一文中,引用了母亲许广平的话,来回答了鲁迅的教育理念。许广平说:“顺其自然,极力不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在家庭教育方面,鲁迅认为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概只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也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此种方法培养的孩子,其表现多为脾气暴,窝里横,外面怂,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进一步讲,品行比较顽劣,做事从考虑不别人的想法,自顾自己的感受和一时爽快。这种孩子的养成不仅是家庭溺爱的结果,直接与父母教育背景、个人素养、为人处世有关,是受父母的直接熏染和遗传。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与社会格格不入,不能适应和融入社会,长大后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二,是终日给与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带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跳跃。”

此种方法培养的孩子,其表现多为胆小怕事,束手束脚,尤其是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进一步讲,就是思想和行为钝滞。因长期受到家长“冷遇”“呵斥”的压制,从小造就了一副奴相,无胆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做事人云亦云。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自卑心理的长期压抑下,通常是对人对事没有自己的大胆和理性判断。或者说,这样的人不仅人生观是扭曲,而且价值观是黯然的。

以上两种教育观念是两个极端,反观思之,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这两种教育理念是不赞成的,尤其是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更是不可取的,应该摒弃的。因为,“顽劣,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

我以为,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多采取正面激励引导,扬长避短,让孩子在法律、德道的范围内自由成长。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把握“鼓励不护短,严厉不伤害”的原则,尤其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好性格、好品格、好品德、好思想,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
    溪水旁阅读 7,761评论 3 30
  • 第十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所谓“吃了鸡蛋,还要去看看下蛋的鸡”,哈哈,今天咱们就...
    田源ty阅读 6,980评论 1 21
  • 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赚钱手段。 一号:女、六岁、小学一年级。 母亲在电脑城打工,周末在电脑城玩儿的时候,自制了剪...
    绠纱阅读 3,211评论 0 0
  • 夜不能寐 阳台明月当空,蛙虫唏嘘伴奏,远远射过来的路影带来一阵又一阵得暖风,是的,夏天。 暖暖的风,我在风来,等他...
    宁一子阅读 1,144评论 0 2
  • 今天周一:每天给自己一个拥抱,对我说声:我爱你!每天给所有的人一个默默的祝福:祝你们平安幸福!感恩有你们!愿你们远...
    鄢瑜含阅读 3,043评论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