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整治形式主义“顽疾” 让基层工作回归本位

在当前的社会治理结构中,基层工作是连接政府与民众、落实政策与服务的关键环节。然而,形式主义作为一股不良风气,长期以来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基层工作者的手脚,使他们在繁琐的文件、会议和考核中疲于奔命,难以将精力真正投入到为民服务、推动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去。因此,整治形式主义“顽疾”,让基层工作回归本位,不仅是提升政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求,更是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

形式主义之所以成为“顽疾”,原因在于其表现形式多样、根深蒂固。从“文山会海”到“痕迹主义”,从过度留痕到虚假政绩,形式主义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扭曲了工作的初衷和价值。它让一些干部陷入“唯上不为实”的怪圈,忽视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基层的真实情况,导致政策落实变形走样,服务效能大打折扣。

整治形式主义“顽疾”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不是写在纸上的漂亮文章,而是干出来的实实在在的业绩。各级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形式主义的风气,让基层工作回归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本位。


整治形式主义“顽疾”,要健全合理的考评机制。现行的考核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形式指标,如文件数量、会议次数、报表填写等,而忽视了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无法真实反映基层干部的工作成绩,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滋生。因此,必须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将群众满意度、工作实效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引导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整治形式主义“顽疾”,要加强有力的监督问责。形式主义之所以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督检查不到位、问责力度不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形式主义问题的监督检查和问责处理。对于发现的形式主义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形成有力震慑。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危害性和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性,增强自觉抵制形式主义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整治形式主义“顽疾”,让基层工作回归本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干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形式主义的枷锁,让基层工作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务实、为民的基层工作体系而努力奋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央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再添新举措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
    fhbjgw阅读 35评论 0 0
  • “八项规定”严执行 纪律规矩挺在前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其不仅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更是党风廉政建设...
    邹宁阅读 33评论 0 0
  •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坚决铲除“四风” 2024年,中国的反腐斗争再次迎...
    fhbjgw阅读 65评论 0 0
  •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
    骏洁阅读 65评论 0 0
  • 近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工作中形式主义问题日益凸显,给基层干部和群众带来了沉重负担。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faba399b71e8阅读 12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