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我文学的启蒙老师——《古文观止》第7篇季梁谏追楚师(第一部分)

- 01 -

《古文观止》是清人所编的文学读本。之所以起名为观止,是因为该书所选的均是从东周到明代让人叹为观止的佳作,是历代古文的精品。很多精通古文的学者正是通过这本书敲开了古典文学的宝藏。犹太人有句格言:“学习即重复!”《塔木德》还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他们认为: 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成大器。

- 02 -

而在中国,有一个人就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最后成为了文学大家,他就是享誉文坛的大师——巴金!巴金老先生谈他的写作之路时反复强调《古文观止》一书对他文学启蒙的正要性: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虽然当时也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写文章就比以前容易得多了.....。但我仍然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我后来的创作都跟这个“启蒙老师”很有关系。

- 03 -

而火遍大江南北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也在采访中提到:“我的文言文水平是在读《古文观止》时练出来的。有的史书太难读了,读的时候完全没有乐趣,简直想骂人。但要想写出生动的文章,必须要看枯燥的书。”

- 04 -

而《古文观止》这本书,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阅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市面上的书很多的释义是在文后,对应看起来很费事。生字拼音加的也不多,看时还要查字典,特别是越前面的文章,年代较早,看起来就很吃力。笔者自己就有过好几次雄心万丈开始,又垂头丧气放弃的经历。所以今天借简书这样好的平台,整理古文观止全书的学习文本。自己学习也与简友们分享。

- 05 -

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七篇 ——季梁谏追楚师(第一部分)

楚武王侵随,使薳yuǎn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楚武王侵犯随国,派薳章去要求议和。军队扎在瑕地,等待谈判的结果。随国派少师来主持议和。 )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

(斗伯比对楚王说:“我们不能在汉水以东得志,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啊!)

我张吾三军而被p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我们扩大军队,增加装备,以武力威胁邻国。它们怕起来了,就协同对付我国,很难离间它们。)

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

(汉水以东,要算随国最大。如果随国骄傲起来,必定抛弃那些小国。小国离散,咱们楚国就可从中得利了。)

少师侈chǐ,请羸léi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

(少师这人,一向狂妄自大,请把我们的军队摆出个窝囊的样子,使他更加傲慢起来。”熊率且比说:“随国还有个季梁哩,这有什么作用?”)

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斗伯比说:“以后会有用处的呀!少师很得国君的宠信啊。” )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

(于是楚武王故意损毁军容,接待少师。少师回去,果然请求追击楚军。)

本文待续——

敬请关注《古文观止学习专辑》,让我们紧随巴金大师的步伐,由此开始文学创作之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