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都 (一)

再不出去走走,就真的老了! 不要以为等退了休,既有钱,又有闲。可惜,没了说走就走的身体和精力。

                                —— 题记

三只耳

1. 宽窄巷子

以成都为中心暴走了一个星期后,临走才慢慢品出这座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古都的韵味来。但凡来成都的,有两条巷子是必去的。一为宽窄巷,二为锦里。咱们先说说这宽窄巷吧。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16年,秦先后吞并巴蜀,张仪、司马错筑太城,次年,张仪又在太城以西建了少城。而这宽窄巷子就是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平定了准格尔之乱后,留兵驻守成都时在少城基础上建起的满城。

宽窄
宽窄巷入口

沿长顺街往北,左拐进入西胜街走不过百来米就能看到这对左右相望的标志大门。进入大门依次便是井巷子、窄巷子和宽巷子。门里门外,隔开了两个世界。满眼的文艺与古派,混杂着喧嚣与浮华。井巷子的这面古墙,给了那些“到此一游”的手闲们创造了一方随意遗粪的天地,倒成就了“德”、“缺”之间的平衡,落得一片欢乐和平的气象。

宽窄重门
踏破囹圄
姑娘是第一次来成都耍?
邮递

满蒙时期,这里跟北京一样,还被称作“胡同”——宽巷子名曰“兴仁胡同“,窄巷子名为“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做”如意胡同(明德胡同)”。直到1948年的一次城市勘探中,由于勘测人员根据胡同宽窄随意的一笔标注,才有了如今的宽窄巷。

宽巷子
紫色的忧郁

宽窄巷跟北京的锣鼓巷很像,到处弥漫着小资的调调,是文青们扎堆的地方。同时,也是吃货们的天堂。小吃、简餐;咖啡、清茶;艺人、匠人......但凡你能想到的,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眼、耳、鼻、舌、身、意,满足着你的各种感受。


四川记忆
深宅


听雨


小龙翻大江

巷子里鱼龙混杂,是个市井之地。除了流浪歌者,银器匠人,“掏耳朵”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听够了有用的没用的吵闹喧嚣,污言秽语,靡靡之音,适当地清扫清扫耳朵还是很有必要的。看他这享受劲儿,真是爽得不要不要的!


享受


笼中鸟


银匠


成都,成都


阿姨,别拿闪光灯对着我。



2. 锦里

下面我们来聊聊锦里。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里有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锦官城”说的就是锦里。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锦里


迎宾仪式

锦里位于成都市中心一环路以内,与著名的武侯祠仅一墙之隔。与宽窄巷相比,锦里更具商业气息。这里是“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之地,茶馆、戏楼、酒肆、手工作坊、工艺品摊点、美食小铺遍布街区,热闹非凡。逛完武侯祠,拐到这里吃吃、喝喝、逛逛是不错的选择。

淳风


底蕴


大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旅行的意义,不是逃避,不是躲藏,是让我们看到想象之外的世界,然后不再困囿于眼前的喜怒哀乐。” ——题记 我窝在青...
    EutyDing阅读 5,202评论 6 24
  • 端午节,在大家纠结于甜粽和咸粽的人生难题的时候,我和老徐踏上了一次称得上是绝命逃亡的成都之旅。 前天晚上订票,当晚...
    苏苏苏三人行阅读 2,662评论 0 1
  • 看bb的空间,每次都会有想写字的欲望。不管是流水账,还是牢骚,还是碎碎念。喜欢她那样的直白,毫无保留。在熟人的圈子...
    kitukitu阅读 2,586评论 0 1
  • 老金是个众人眼里的好人,有房有车有爱心,会做饭、会修修补补,让家的感觉踏实、温暖。 子君,一个带孩子的离异单身女人...
    一棵开满鲜花的树阅读 3,996评论 10 9
  • 时候刚好。 背景: 二宝。26天。 试过了按需喂养,通过《实用程序育儿法》《婴幼儿睡眠圣经》基本建立相对稳定的EA...
    张董氏阅读 1,5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