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真的不能以现在的经验去审视之前的经典老片。
《哀乐中年》这名字放到现在大概就是中年危机,婚姻不幸,出轨丑闻等等各种习以为常又不太正常的关键词。
1949年的这部国产片故事背景放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一个创办小学多年并自任的校长陈绍常,早年丧妻,因怕续弦对孩子不好而拒绝再婚,独自抚养三个孩子。
其好友的女儿刘敏华则因父亲续弦而遭到虐待,不久后搬离上海。
失去联络多年后的一天,一个年轻的知性女性来到学校,拜托陈校长介绍一份工作,这个人就是敏华,她已成长为一个独立自强又不失贤淑的新女性。
陈绍常的大儿子娶得银行经理的女儿而成为乘龙快婿,社会地位渐高却开始嫌弃自己父亲的小学校长身份,要求父亲退休回家。在父亲过生日时,竟然送了一个墓碑选址模型。真真的让父亲等死的供养。
陈绍常自退休在家后倍感无聊。在又一清明时节遇见敏华,讲述自己的心事和遭遇。而敏华却说:这正是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中年黄金时段。让他继续回学校教书。
学校的一个同事仰慕敏华,让绍常代为说亲,没想到却把自己说成了,这才知道他们才是两情相悦,并决定结婚。“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陈绍常的这个决定遭到家人一致反对和刁难。而他们却独辟天地,把儿子给自己准备的墓园改建成了一个学校。
在这个学校里,陈校长讲了一个他讲过很多次的故事:当年第一次创办学校的时候只有十二个学生,现在那个学校有多少多少人了。而今天,坐在新开办的学校里的学生,也正好是十二个……伴随着这个故事的讲述,他和敏华的孩子在哭闹中也耳濡着这个故事吧。
以一片墓园开始,以一片墓园上建起的学校上课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