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母亲玛丽琳一生都在追求和别人不一样。年少时拒绝上家政课,想要像男孩子们一样在手工课上学些技能;大学不听母亲的劝告,执意嫁给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老师;有了孩子又不甘愿碌碌无为做一个家庭主妇,转而抛家弃子去继续读书。她所有的行为都表现出她的特立独行,她不甘于做一个普通人。

巧合的是,他的丈夫詹姆斯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特殊身份所困扰。因为他的华人面孔,在他读小学时被同学嘲笑导致他没有朋友;尽管他努力地考到哈佛,还是被白人没理由的取代了教职职位;就连和妻子儿女外出旅行,都会被别人指指点点。从他内心深处讲,他一定很想成为一个普通人,藏入人群中,不再成为焦点。

作者的精妙之处在与让这样两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结婚了,而且他们把所有在自己身上得不到实现的愿望全部寄托于他们的女儿莉迪亚身上。

为什么只是莉迪亚?这可能就是命运吧,只有她跟母亲长得一样。因为母亲的出走,莉迪亚变的没有安全感。因此当母亲再一次出现时,为了保证不再失去她,莉迪亚变得对母亲百般讨好,唯命是从。最终导致她失去自我,迷失人生目标,走了极端。

与之相反,她的哥哥内斯,并没有收到父母足够的重视,但在年少时都找到了兴趣所在,在兴趣的指引下反而考到了哈佛大学。甚至杰克都会对莉迪亚说,“至少我不会一直让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

反思下自己,升大学时专业的选择是以兴趣为导向的么?毕业后读博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还是真心想做科研?

有时父母给孩子过重的期待反而会变成一种压力,一种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大抵是一个没有任何悬念、没有任何转折,平淡地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到结局的故事。但越是这样的故事,越是值得一看。因为它...
    吴玉纯阅读 6,154评论 1 5
  • 帮你读书系列《无声告白》 全书15万字,本文5300字,帮你节省阅读时间10小时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
    fe3654babd41阅读 6,473评论 1 5
  • 01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死了”。] 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十六岁女孩,成绩...
    FFFwei阅读 3,619评论 0 0
  • 01 《无声告白》是我最近看的一本书,故事的开头以玛丽琳和詹姆斯家中的二女儿莉迪亚死亡为开端,以探究莉迪亚如何死亡...
    sunnyyihou阅读 4,476评论 1 0
  • 有人说:天天看你给孩子读绘本 也没见你孩子多优秀、多出类拔萃 我想说:让她养成从小看书的习惯 我的目的也并不是让她...
    玉锦HappyLife阅读 1,2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