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养生 养心为先

盛夏酷暑蒸灼,人易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必须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做到神清气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

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夏季养心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

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如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肾脏过滤负担,影响胃功能。

而且过多摄入糖分会增加人体热量,使人肥胖。

因此,夏不宜多喝饮料,最好还是喝白开水,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更应少喝饮料多饮水。

二、不宜睡卧砖石地板

夏天有人喜欢睡在砖或水磨石地板上,堪称是“地面空调”。

然而砖石地板阴冷潮湿,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聚湿性,易使人受寒潮,使关节及肌肉组织的免疫功能降低,气血运行不畅、淋巴循环障碍,从而易诱发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风湿性疾病。

三、空调不宜温差太大

空调能给人带来舒适的环境。但如室内外温差太大,使人对室内外环境变化难以适应而容易“伤风”“感冒”,而且如室内外温差太大,不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会使室内空气混浊,致使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

如若人的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就容易患病。

因此,夏天使用空调温差不宜太大,最好在8℃—10℃之间,最大不要超过12℃。

四、饮食不宜太清淡

夏季,人体不但要损耗大量的体质,还要消耗体内各种营养物质。

因此,夏天除补充水,多食用蔬菜、瓜果等清爽食品外,还应多食些含蛋白质高的食品,如鸡、鸭、瘦肉等,以补充人体损耗物质,使肌体适应炎热环境中的生活和劳动。

五、不宜“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归来为尽快消汗除热,往往喜欢冲冷水浴来“快速冷却”。

但由于人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如此“快速冷却”,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

而且此时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就会“乘凉而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应先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采取一些清凉措施。

六、午睡不宜过久

适当的午睡能消除疲劳、恢复精神,但如睡眠时间过长,由于大脑的中枢神经抵制加深,脑细胞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

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一个小时左右为宜,劳动强度大的人可稍长些,但也不应太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