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杨万里,总会先想起《小池》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清新,这位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以“诚斋体”的直白灵动,在草木间藏尽深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一、二、四末尾“中、同、红”三字押韵,这是诗可以按照2/2/3的节奏来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清晨 净慈寺:西湖附近的寺庙 送:送别 林子方:杨万里的下属兼好友
诗题为一早杨万里在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一个“送”表明是送别。
可杨万里笔下,却先泼墨写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一个“毕竟”,是毫不掩饰的赞叹,仿佛在说:这六月的西湖,本就该是独一份的好,连离别都要沾它的光。
接着便是那千古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铺展到天际,绿得汹涌;荷花在骄阳下绽放,红得灼目。没有半句“不舍”与“哀怨”。满眼只有“接天”莲叶与“映日”荷花。
送别不是应该难舍难分的吗?难道不是对朋友分别在即牵挂如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亲友惦念如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吗?这景里面藏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原是组诗其二。另一首里,“出得西湖月尚浅,荷花荡里柳行间”道尽清晨的静谧,而“行遍南山又北山”更藏着细腻心思:绕着西湖走了一程又一程,
有人杨万里在诗中表达的是:你看西湖这么美,留下来吧。”可是结合创作背景,此番林子方是到福州赴任,作为上级的杨万里更多的是祝福。由此不难理解既然留不住,那就好好送祝福。由此才懂那满湖荷色的深意:无穷碧的莲叶,是祝愿友人前路如天地般开阔;映日的荷花,是盼他如骄阳下的花朵,在新的天地里活得热烈。于杨万里而言——离别不是结束,是带着满湖的希望启程。原来不舍藏在“行遍南山又北山”的徘徊里,祝福寄在“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壮阔中。
古人写离别,总爱借景抒情。同样在西湖边送别的还有北宋诗人苏轼,他在《赠刘景文》中写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写秋荷“擎雨盖尽”,偏又赞菊枝“傲霜”,是把鼓励藏在萧瑟里——哪怕境遇像枯荷,也要学残菊挺住。而杨万里则用盛夏的绚烂,把不舍酿成祝福。一夏一秋,一盛一衰,却都是借眼前景,把友情熬成了绵长的牵挂。
千年后的今天,再读这诗,仍能感受到那份滚烫的情谊:原来最好的送别,是陪你看尽眼前的盛大,再祝你奔赴更辽阔的天地。西湖的荷风里,藏着的从来不是离别,而是“后会有期”的温柔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