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商林、双林

桑(Sang)、商(Shang)、双(Shuang),这三个字在吴语中基本上是同一个音,无法分清的。而这三个字却都与一个水乡古镇有姻缘,浙北水乡小镇双林,历史上曾用过桑林与商林这两个名字。桑林、商林、双林,这三个名字都与双林有缘,同时更折射出双林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民国《双林镇志》记载:旧名东林村,明永乐三年改名双林镇。镇以双林名者合东西二林也。

双林旧名东商林,宋南渡后为聚商之所故名。

又称:故老相传镇有桑树挺秀故名桑林。

以“桑林”为镇名,是名至实归。乡人喜蚕桑,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双溪即为蚕桑重地。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种桑养蚕便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事。可谓源远流长。

“桑梓”作为家园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色。北方文学代表《诗经》中出现篇数最多的植物就是桑树,南方文学代表《楚辞》中也提到桑树,可见古代南北地区桑树栽培十分普遍。

双林四周遍种桑树,蚕桑是双林镇的建镇基础,所以用桑林作镇名是理所当然。

再来说商林,双林的商业来源于桑,历史上的双林镇许多产业都与蚕桑有关,蚕茧、蚕丝、绫绢、绸缎、衣庄都需要流通环节,商业的发达离不开蚕桑。而蚕桑业的蓬勃发展使小镇成为一个商业重镇,此时桑让位于商已是水到渠成,商林由此而来。

因有东西两商林而渐渐变迁,两地合并,以记录变迁之历史而以“双”代“商”也合乎情理。

因此,桑林、商林、双林都与小镇有缘,这三个字点出了双林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底蕴,都让水乡古镇更具特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静静的秋夜,一弯上弦月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头,把那淡淡的光与疏朗的影洒投在大地上。 独自一人,穿行在江南小镇的幽幽的弄...
    水乡醉客阅读 3,733评论 12 11
  • 前文分析了封豨之名的渊源可上溯至比伏羲更为久远的豨韦氏,与上古时期的先民们对野猪的驯养有关,而封豨的封可能与岭南地...
    海麟阅读 8,125评论 6 4
  • 江南水乡古镇,以水为灵魂。择水而居,依河而建,因水而发。 双林依然保持着古镇的特色,但由于对水的破坏严重,所以失去...
    水乡醉客阅读 4,451评论 0 5
  • 一 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贤相。 他帮助商汤伐灭夏桀,是缔造大邑商的开国元老。 商汤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
    海麟阅读 8,371评论 4 15
  • 很可笑的,记忆一片空白 总是沉浸在 我们曾一起去过的海 无数次的表白 想要你成为我的依赖 你可能不会知道 你在我的...
    傻祉阅读 2,454评论 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