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鸭子》

从那以后“阿那”和“黑劳”就不会再离开了。这是一部绘本图书的结尾。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部小小的绘本和杨惠珊有关联,在这部绘本的封三页上有一幅杨惠珊女士伉俪的照片。而“阿那”和“黑劳”的重生是在她手中完成的。

这本绘本讲述了一段童年往事,两只鸭子出现在杨惠珊的生活中,一只名为“阿那”,一只名为“黑老”。在中秋节前夕两只鸭子被做成八宝鸭,一只作为人情助失业的父亲谋一份工作,而另一只作为节日家人的加菜却始终不能下箸。而两只鸭子是父亲为满足孩子们想吃八宝鸭而特意买来的。只是最终一家人面对一只做好的并期许已久八宝鸭都不能下咽。这一切发生在中秋节的晚上。

一道菜和一个节日,和一段童年往事,对于一个人来讲,需要在很多年以后才能从记忆的潜藏中跳出来。这本书名为《三只鸭子》,而其中所讲的只有两只,另外一只不用猜也能想得到。杨惠珊用她的琉璃让这两只鸭子重生,从记忆中嘎嘎嘎走来。

杨惠珊的“琉璃工坊”门店,我也曾在橱窗流连过,对于这些艺术品,我的欣赏只是觉的好看。不过通过这本绘本,我得以知晓她其中一部作品的渊源。

一个好的艺术家所涉及的艺术始终是未能脱离自己的生活过往,对于杨惠珊而言,我敬佩她个人的坚持,在这个冷门的艺术中能坚持如此之久。每每路过琉璃工坊的门店,我都会安静的看一下,说实在话,琉璃工坊的门店的设计给人的感觉,就是安静,而不像琉璃的色彩一样激动活泼。

那就在安静中让色彩流淌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