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趣与工作的那点事

        今天送五岁的儿子过来学乐高。小朋友很喜欢,很认真,基本上连厕所都不带上的那种。相比之前上爱贝(英语课),上一次课中途要跑出来好几次。这也验证一件事,那就是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很专心。这就是人性,人天生就是这个样子,做事依照自然规律来,就事半功倍。

        反过来想想自己,工作、学习总是差强人意,不能不说自己不努力。其中非常关键一环,就是没有兴趣。

        以我考PMP为例,每次开始学习总要动用不少意志力。为什么没达到那种随时都想去学习的状态呢?其原因除了学习本身有些枯燥乏味,没有刷抖音,看动漫那么容易得到满足感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找到学习PMP 的乐趣。

        这件事的确有些纠结,目前还没有想到如何破解。一方面,害怕自己认知水平落伍,用考证来逼迫自己学习;另外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在这件事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导致该做的工作没做,本末倒置。

        回到趣味性问题上,大概刷抖音,看电影属于比较低级的趣味。它很容易上手,而稍微高级的,需要动点脑筋的事情,就没有那么容易感兴趣。其中所蕴含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大脑为了节约能量,能不动脑就不动脑。这也是人性,每个人都一样。

        每个人的大脑的兴趣点都存在差别,有些人学习就是容易找到兴趣点,在这些人看来,学习不需要太动脑,跟玩一样,不觉得辛苦,这种人多半会成为学霸;有些人就喜欢动手倒腾各种工具、机械,在这些人看来,机械物理结构就像印在自己头脑里一样,倒腾起来也跟玩一样,不费劲,还容易得到满足感,这种人多半容易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师。

      而我自己,我的兴趣点在哪里呢?在哪里?

      反思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并非没有答案。比如,写作,就是自己从小比较感兴趣,并且自认为与众不同的一个点。为什么潜意识里自动忽略这件事呢?我想这很容易解释,因为考写作很难达到养家糊口的段位;不相信在这件事情上能够获得成功。自己不断拷问自己的问题,其实是:我有什么兴趣爱好,能够让我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容易赚到钱。喜欢、不费劲、又来钱的那种?有呢?还是没有?

        最后,人类呢,也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因为兴趣爱好也可以有所变化的。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的那些人是否真心“爱”,还是骗自己喜欢呢?如果是,那我又怎么将我应该做的事转化为喜欢、不费劲的事呢?或许,骗自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策略,“谎话说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这个问题,朋友们,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