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多错多,祸从口出【Day 884】2025-03-11

成年人,想要减少人际关系上的摩擦,最重要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认知、赞美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角度,没有对错。

然而,即便角度再多,这些角度都要通过「说话」来表达想法。说话是一种思想表达的载体,这些载体可以承载认知、赞美等思想。但如果话说的不到位,就会祸从口出。在我看来,「管住嘴」才是减少人际关系摩擦的第一课。

真正的聪明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随意乱说话。他们明白,不乱说话,才能减少祸端;管得住嘴,才会人生顺遂。

在职场上,乱说话的人比比皆是,当事人往往是说者无意,但信息接收者却是听者有心,不知不觉就把人得罪了。这种不经意间的损人不利己,往往就是很多事情推不下去的阻力来源。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因为管不住嘴,「大嘴巴们」很容易把人都得罪光了。即便换个单位,重新开一局,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遭人唾弃。

人心复杂难辨,所以我们要牢记人际交往的大忌,「交浅言深」。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虽然有人心善,有人心恶,但这些善恶都不会直接写在脸上。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你要做的就是「慎言」。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三分话是给自己留有余地,也是给对方留一个想象空间。若你将心事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别人有了议论的话题,你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从这个角度看,成长,始于沉默。宁可装糊涂,也不要多说。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管住自己的嘴。相反,很多认知较低的弱者一遇到什么问题,就会习惯性地向别人诉苦,把自己血淋淋的伤口不断撕开,暴露给别人看,站在道德制高点,认为那些伤害他的人都是坏蛋。

这些人看似是在倾诉,希望用自己的弱小来引发同情与帮助,实际上更多的人只是看乐子、看笑话,甚至想找机会背刺抱怨者。即便有人愿意听他倾诉,不停地抱怨、诉苦,只会让人心生厌烦。

人都是慕强的,很多人也许会安慰诉苦者,但一定不会发自内心地认可他。如果你是这样的诉苦者,破局点究竟在哪儿呢?把低迷的情绪收起来,专注于事情本身。

强者活在「事情」里,弱者活在「情绪」里。真正厉害的人,早就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通过做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一切有利于这个方向达成的是,赶紧去做。一切跟这个方向南辕北辙的,无情放弃。

所以,真正的强大,要从「管住嘴」开始。看透不说透,继续做朋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1-12-22 最近说话真的有点不太注意,说话的时候脑子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总是嘴巴比脑子快,所以容易得罪人...
    文大人频道阅读 245评论 1 2
  • 朱自清曾经说过:“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这段话红梅的老公是没有看...
    行云伴月阅读 762评论 5 19
  • 01 病从口入 病从口入不仅仅是指当下吃了不干净的,被污染的食物而生病,同样也指长期饮食不正确,营养摄入不均衡,导...
    蝎思君阅读 637评论 2 14
  • “祸从口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话不慎会招致灾祸。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代傅玄的《口铭》,原文中写道:“福生有兆...
    王锋民阅读 202评论 0 2
  •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晴 北宋初期,天下还没有统一,李氏南唐还凭借长江天险与北宋对峙。南唐广陵人徐铉以学...
    精进的医生阅读 638评论 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