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为什么成不了绝对的经典

除了最让我最让我感动外,《诛仙》里面还有两个片段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一直念念不忘。

第一个片段是张小凡和碧瑶被困在滴血洞里面的日子,两个人心里也是在那个时候埋下了爱的种子吧(或者更早也说不定,也许是客栈那个雨夜,滴血洞里发生的是发芽开花)。其实这段有点像《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和小昭在光明顶后面密道里那个段落。

一个近乎绝望的密闭空间,好像更容易让两颗心靠近。本来正邪不两立的两个人,面对共同的命运的时候,什么狗屁正派魔教统统都不再重要了。所以有些事情能够成立,总要依靠特定的环境和定义,换了环境以后,一些在自己心里习以为常的观念都没有了适合的立足点,也许做人也一样,需要时不时跳出原来的框架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可能一切都不同了。

两个人在经过初期不断地探寻尝试后,发现越来越没有活命的希望,能够在死的时候有人陪在身边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碧瑶把童年最惨痛的经历呓语一般向张小凡娓娓诉说,张小凡突然发现原来心目中势不两立的魔教少女身世如此可怜,激发了少年心里的保护欲,好像这种保护欲大多时候很难和爱情分清楚,又或者爱情里面就包含保护欲。

总之,两个人处在那样一种绝境里,在经历互相照顾、吐露心声之后,已经没有了身份上的障碍,这段日子中随着情节的发展两个人心里的转变真的是相当有戏剧冲突的。好像爱情在发生的时候更加美妙和刻骨铭心(俗称暧昧期吧),所以我才特别喜欢这一段。其实之后两个人和石头一起去除狐妖也不错,还有那一口井,相传在月圆之夜(要不就是八月十五,忘记了)可以从井底水面看到最爱的东西,萧大在碧瑶死之后才借张小凡之口说出当初他看到的是什么,但一切都晚了。

第二个片段很短,就是描写陆雪琪在小竹峰后山舞剑。很短的一段描写,却极其富有诗意,极具画面感。每个字都透出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哀怨思念。虽然我最喜欢的碧瑶,但还是被萧大这段美得像散文般描写陆雪琪舞剑的语句惊艳到。这一段看完,我停了停,然后又马上回头再看一遍,写得实在太好了,只能赞叹他的文笔,写小说好像屈才了。

在我看来,《诛仙》更像是一本披着仙侠修真外衣的爱情小说,它的核心还是讲张小凡、陆雪琪之间的情感故事。

可怜我最爱的碧瑶、如此重要的碧瑶,在小说里也就勉强算是第二女主,估计田灵儿、小环、小白,甚至金瓶儿的戏份都要比她多(和张小凡有瓜葛的女孩儿倒还真不少)。男生也许更喜欢他的仙侠修真外衣,女生应该更偏爱它的内核“爱情”。它在不知不觉间就秒杀了男女读者,它失去任何一方我估计都不会有那么的火爆。就像去年的《花千骨》,小说原著我没看,但是把电视剧刷了一遍,其实和《诛仙》很类似,照样是披着仙侠的外衣,实际讲的还是爱情故事,我不知道小说写的到底怎么样,通常来讲,小说总是要比国产影视剧好很多,但是《花千骨》的电视剧所呈现的更多的是感情部分,其他的是辅助。

至少我认为《诛仙》的外衣还是相当有真材实料的,绝对不是样子货,《诛仙》可以说是仙侠修真与爱情小说的完美结合。其他大部分市面上的玄幻仙侠修真小说都是打怪升级而已,女人和爱情只是简单地可有可无的点缀,这一类基本上看个一两部就够了,多看几部就要吐了,当然了这些里面还是不乏经典的。花千骨有一个黑化的情节,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借(抄)鉴(袭)张小凡,因为他也是因为碧瑶之死才从正道青云弟子变成魔教的三公子之一血公子。

我说《诛仙》写得好,当然也是要看和谁比。在网络小说里面,绝对算是神作,但是和金庸古龙黄易这种宗师级的作品相比,还是差很多的,勉强望一望项背。可能架空小说总是缺乏一种底蕴和深度,除了受类型所限,自身的不足也实在是难以掩饰。因为里面的bug不胜枚举。

林惊羽,怎么也算《诛仙》里的颜值代言人吧,又做为张小凡的发小,青云山的修炼奇才。按正常套路发展,其实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极端的反派人物,油菜花但不得志,最后心理扭曲成疯成魔,结果让作者写成一个“伤仲永”,超级大酱油。

田灵儿,张小凡的师姐,初恋情人式的角色,从嫁给齐昊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后面再也没有出来,后期张小凡对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了。

青龙,出场的时候,萧大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他有多么牛逼闪闪,按正常发展,一定是以后的一个常驻角色啊,结果没出来几次就被兽神给干了,最让人不理解是仿佛又没有被干掉,还留了一点悬念,问题是从那以后又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酱油打得也很无厘头。

小白,九尾天狐小白。妖艳性感神秘,从焚香谷被救出后,莫名其妙的一直跟着小凡,而且好像爱上他的样子,也不知道对一个小毛孩子哪冒里来的感情,为了他上刀山下火海,最后又在南疆莫名其妙的失踪,后面发生什么也没交代,留下一个大坑。

萧逸才,也很奇怪的一个人,前期是一个在魔教的卧底,后期回到青云山又变成了一个心机boy,被写的好像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十分的野心勃勃玩弄手段,但最后也没有什么特别。

还有碧瑶的尸体,虽说救了两次都没成功这个剧情就已经很狗血了,你说救不活救一次就行了呗,还整了两次,让人空欢喜两次,到最后连尸体都失踪了,找不到了,但最让人理解不了的是,小说描写的好像还有后面什么悬念,还有下文,但实际又没有了,敢问是在玩弄读者感情吗,萧大,让我说什么好。

还有反面角色,同样是攻上青云山,第一次的魔教联盟就像饭前开胃菜,第二次兽神才是正餐大餐,第三次鬼王更像餐后果盘。通观全文,大反派应该是鬼王,从始至终一直在密谋大事,雄才大略,韬光养晦。没成想,半路杀出一个兽神,简直惊艳了整个《诛仙》,他的出现导致整个世界生灵涂炭,正派和魔教都深受其害,最后还是败在了诛仙剑下,他的存在简直是个奇葩。第一次,是鬼王在背后鼓动,第三次就是他主导了,收编了整个魔教,浩浩荡荡杀上青云山,但是这个大反派的场面比起兽神可就差远了,本来已经两败俱伤,最后还要拼个你死我活,实在是有点儿作死的味道,非常聪明的人,却有点儿刚愎自用了。

天书,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道具,然并卵,也没有特别厉害啊,作用有限,而且出现的时候总显得有些突兀生硬。

《诛仙》的特点太过鲜明,好的方面特别好,但是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它的文字相当富有诗意,人物的个性也非常鲜明,但是人物的作用却稀里糊涂,一些人物的出现和消失都显得莫名其妙,只能说明萧大在创作人物的时候,根本没有仔细的想好每个人在小说里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存在有什么目的。

包括结尾,结得十分仓促,一共是二十几集,但我独到二十集左右的时候,因为之前作者已经挖了很多坑,留了很多悬念,我感觉还能再写二十集的。结果萧大倒好,坑也没填,悬念就真的成了悬念,草草地结尾了。可能是他自己也觉得人物太多了,坑太多了,根本没法再写下去了,只能草草了事。只是可惜了这好的一部小说,永远不能成为经典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看了许多的凡瑶文,又再次重温了青云志,越来越心疼碧瑶和小凡,我不喜欢书的结局,也不是很喜欢电视剧的结局,所以就...
    啊璃Fairy阅读 21,432评论 3 8
  • 《诛仙》——网络大虾萧鼎的玄幻(或者说仙侠)类巨作,凭着奇瑰的想像,宏伟的气势,雅致的语言,一下就吸引住了我。在那...
    梦随信仰阅读 4,721评论 1 14
  • 最近有时间看完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 它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震撼!” 一个活生生本该安逸的中年人会因为突然有...
    晓子夜阅读 3,582评论 0 3
  • 今天晨读很有意思,虽然是三种现象,但很多时候都发生在同一种人身上。这种人自认为自己牛逼轰轰,自尊心很强,输不起,自...
    Janet大昕鼓徵阅读 858评论 0 0
  • 三两屋宇,蓊蔼高绕。红窗白瓦玉石桥。好地自是清雅所,满园淡沲春意闹。 茫茫文笔,苦苦香茶。人生不易是陟遐。萋萋蝶舞...
    山雾不与阅读 1,6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