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往事:繁华落幕,谁来收拾这残局?
刚从恒大出来那会儿,我一边四处找工作,一边陷深深的不安。简历投出去无数份,几乎都石沉大海。那时我还在想---是不是“恒大”这两个字成了我的原罪,让人敬而远之。
无奈之下,只好找熟人帮忙。有一位以前的领导在旭辉当城市总,原本以为能帮上忙,结果对方却笑着打趣道:“你们老板啥时候能把钱还清?”那一刻,我笑得有些尴尬,心底却泛起一阵酸楚。自那以后,我刻意回避“恒大”这个话题,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履历,甚至有些自卑。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讽刺。后来陆陆续续听到更多消息,融创、阳光城、佳兆业……一家接着一家。不到两年,旭辉也出状况了,曾经的老领导,也被迫离开去重新谋职。
真是天道好轮回!恒大只是暴雷早一点,而其他民营房企们,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人真的很奇怪。当你是第一个“出事”,别人都盯着你看;可当大家都一样时,你反倒变得“正常”了。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从恒大出来的人,其实并不差。那些经历过风浪的人,更看清现实、也更能扛事。
于是,我反而慢慢重拾了信心。
说实话,也多亏了恒大暴雷。公司动荡后,项目高层离职严重,我被迫顶上去,第一次直接对接公司董事长,处理高层事务。那时候虽然局势混乱,但我也因此被推到项目一线,做了原本遥不可及的工作。
只是,这些事都没一个轻松的。合作商催款、农民工讨薪、衙门口问询……样样都得应付。那段时间,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干工程的人,不止要懂图纸,更要懂人情”。
记得2022年初的北方冬天,项目早已冬歇,可春节前最乱的是讨薪。
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往衙门口跑。天寒地冻,路边积雪厚厚的,我把车停在远处,顶着寒风走去衙门口,每走一步都在想,这次又该怎么谈话、如何应对。
每次我都先设想最坏的结果:也许被围堵、也许被打骂,但每次都比想象中好一点。毕竟,我们面对的都是真实的人,心里都有苦有难。
那是大年二十九的晚上,我是在衙门里度过的。办事大厅里一群工人不肯走,非要一个说法。我被董事长“委任”过去处理,因为项目其他人都回家过年,就只剩我一个。
我默默找了个角落坐下,也不跟他们争。心里明白,这些人不是不讲理,只是被逼急了。期间协调电话一个接一个,还惊动了市长热线。好在衙门口的领导肯出面帮忙,最后让我签下保证书,才算平息。那晚一直折腾到凌晨两点,走出大厅时,天还下着雪。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真的“成长”了。
回头看,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的一件事,却也是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原本只是个搞技术的工程师,却在乱局中,被推到了前台。
那么,全国那么多家民营房企,是不是都经历着类似的局面?又有多少人,还能把残局收拾好?又有多少人,还能真心热爱这个行业?
也许,民营房企的结局早已注定。当行业繁华散去、现金流断裂、信任消失,留下的,永远是一地鸡毛。那些留下来的人---不是在建设,而是在善后。
为了防止平台推送不稳定,欢迎添加以下本人VX:dichanjiasuo,随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