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晨读感悟/拯救钱包】

今天分享的书是《买买买时代的行为经济学》。接地气的案例中解读其中的经济行为并引人深思。

损失厌恶学。

同样的钱总希望买到更优质的物品,同时又害怕选择陌生品牌的效果不理想。或者当我们手里拿着某个优惠券时,会下意识的选择该品牌的东西。这种想法使我们不敢轻易尝鲜,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利用这种心态,商家会经常推出优惠券,当我们手握优惠券,对得到的优惠不想浪费,增加了剁手的风险。所以不要被既得优惠困住,多和信任的人沟通、商议选择理想的物品。

聚光灯效应。

偶尔脸上长个痘痘,走在路上感觉所有的人都在跟这个痘痘打招呼,不自主的低头、加快脚步向前走。这时我们就中了聚光灯魔咒。当我们去商店买衣服,本身我们也在适应新状态的自己,面对店员滔滔不绝的赞美,就像站在舞台中央靓丽的模特。想留下这种被夸赞的感觉,也就忍不住剁手。

替代性报酬

  面对长远的收益,眼前的回报让我们更有干劲。所以一些慢而缓的有益活动在行动之前常常被速效的活动取代。怎么解决呢?增加长远收益行动的及时回报。扔垃圾能立马听到垃圾被丢弃的声音,刷牙能立刻感觉到口气清新,读书10页就能打卡,爬楼梯就能听到音乐……通过替代性报酬,更容易使长远的目标被一步步坚持下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