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词,心力。随着各行业的发展,加上这几年的经济环境,有太多人感觉到,每天的压力极大,甚至空气中都充满了窒息感,每天的工作和上班都是一种极大的折磨,需要很大的勇气去面对。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不想上班......做很多事情都觉得越来越没劲。
我个人也会有这样的问题,特别不想上班,我对于自己这个状态特别恐惧,过去的十几年,我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去工作,但恍然间,我发觉自己变了,这种变化让我失去了掌控管,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最近这一两年时间,大家好像都不约而同的遇到了一个问题,想放弃战斗,这,就是典型的心力缺失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我们变成这样,我们该怎么办呢,先看看优秀的人都做了什么!
刘润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商业顾问,他的每一本书我都拜读过,得到上的《五分钟商学院》更是我商业知识的奠基,经常会反复复习。他曾讲过这样一段关于徒步的亲身经历。
2009年5月,他参加了戈壁徒步运动。全副武装,撑着手杖,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戈壁滩里艰难前行。他抬手看了一下GPS,距离今天的目的地还有28km。28km,他突然有点崩溃,因为他感觉自己可能走不完全程了,两天下来,左腿的膝盖和右腿的脚踝都受了伤,关键几乎无法弯曲,一弯曲就像针刺一样疼。所以,膝盖受伤,就只能靠大腿带动小腿,脚踝受伤,就只能靠小腿抬起脚掌走。这样走起来的姿势,像极了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僵尸,实在有点诡异。而这次戈壁挑战赛全程是120km。一共4天,这才是第3天,怎么办?医生对他说,你不能走了。他不同意,他也无法同意,因为他向自己承诺过一定要走完。他努力让自己忘掉前面还有28km。迈出右脚,再迈出左脚,下雨了,他环顾四周,戈壁滩上没有能躲雨的地方,只好埋下头继续走。大雨过后,阳光和体温迅速的蒸干了速干衣。走着走着前面是一片盐碱地,体能师守在路口。为他检查了一下,说,你不能往前走了,上车吧。前面有6km长满了骆驼刺,车开不进去。如果你倒下了,没人救得了你。他费力的扭头看了看车,车上有三个大字。亮的晃眼,收容车。是他不同意。他也没法儿同意。体能师没办法,他已经是最后一个人了。体能师全程跟着他,他继续往前走,就这样。走了4天,脚上的水泡挑了又磨,磨了又挑。当他完成挑战穿过终点的时候,心情特别复杂。因为他跨过了沙石,大雨和痛苦,完成了对于自己的一个承诺。再往后,每当他遇到难关的时候,总会想起那年的戈壁滩。一想到那一年的戈壁滩,一股巨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心里想着,“这算什么?你知道那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吗?”
我第一次看到刘润老师的这段故事经历的时候,或许是共情了自己的经历,或许是心疼他的不易,居然忍不住的留下了眼泪。
想到源码资本创始人曹毅说过,三个维度判断一个创业者值不值得投资:体力、脑力、心力。体力很重要,脑力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心力,脑力和体力就会因为想放弃战斗而毫无意义,心力是脑力和体力的稳定器。人性,总是想要及时满足的,和目标的距离越近越好,一伸手就能够到最好。可你想要跨越你和目标之间的距离,想要对抗人心,心力可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支持你走到下一个目标的发动机。过去的五年、十年,你之所以能够不止疲倦,就是因为目标之间的距离足够短,起点就算低,但今天比昨天好,这周比上周好,每天进步一点点,你的心力就总是满的,但现在呢,迟迟看不到下一个目标。心力的缺失,就源于,长久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
从2021年开始,我给自己定下了一系列的目标,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我的“生命之花”,这里藏着我对自己的期许和要求,我响亮的喊着自己的愿景:“80岁的时候还能幸福的讲课”,定义自己的使命:“做通信行业一流讲师”,要求自己务必要秉承“成就客户、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的价值观。
为了这个自我承诺,我给自己定下“积日日不断之功”的每日必做事项,为了敦促自己不要间断,我将每天完成的事项发送到朋友圈,并累计天数。五年来,我每一年都努力迭代这株生命之花,以此来敦促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它好像不能成为我的动力了,每日必做也变成了我的“负担”。直至今年休了个假,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开始找回缺失的心力,发现自己差点就把最重要的“初心”忘记了。我又一次打开自己的“生命之花”,重新认真审视自己现阶段应该做哪些调整,如何规划提升自身能力。人心能够沉淀下来的时候,就是你可以深度思考的时候了。
多年来,因为只是撰写课件,课件的要求更多的是逻辑清晰,是自己讲课的提示板,所以审视自己撰写交付材料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好,那就扎下根,继续锻炼自己写材料的能力,先从写作开始,给自己定下“公众号写作日更”的目标。
如何将课程讲的更生动?除了需要亲身实战案例之外,还需要更多经典案例支撑,怎么办?那就寻找经典案例,翻阅商业经典案例系列书籍,并将通信行业与商业经典案例相结合,写下自己的启发。积攒“张嘴就能说”的成熟案例。
如何稳定心神,那就读更多哲学书、抄写儒家思想经典《论语》吧,看看先哲、孔子是怎么面对世俗的,学习他们的处世之道。
重拾、浇灌生命之花的过程,其实是个找寻自我的过程。在多变、竞争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心力和确定性,练就自己承担压力的容量,去体验困难和回报。每日必做很苦,但是喜欢我的小伙伴的一个点赞、一句评论,便可以让我心花怒放,立刻对第二天的更新充满动力,缩短反馈路径。做一个项目很累,但是看到企业因为我的劳动,有了哪怕是一点点改变,让我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困难、回报、困难、回报。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在困难面前多坚持一点,再多坚持一点,而在不断完成这些对自己很有挑战的事情之后,你的自我效能感也会越来越强,你开始相信,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然后,你再去挑战更难的事情,再去完成,久而久之,你就能感受到你变得越来越强大,从而愿意尝试更多的挑战。于是,你的心力就又变得强大了一点点,未来,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跟不确定性对抗,我们需要强大的行为。你可以向别人要经验,向世界要答案,但只有向自己内心才能要到真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