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鸣沙山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时空对话]


这一章老子仍然是在痛批当时的统治者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行为是违背“道”的原则的,是令人厌恶和不齿的。

老子首先列举了两个非常高明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两个例子,人人都可以验证,非常具有说服力。

两个例子:

1、企者不立,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

2、跨者不行,跨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

老子仅仅就用这两个生动鲜活,人人可以求证的例子,就可以揭示出统治者的错误执政理念和荒唐的执政行为。

列出了统治者最常见的错误理念和行为:

急躁冒进,自我炫耀。

这些轻浮、急躁、冒进的举动都是和“道”相背离的,是违反自然法则的,是短暂而不能持久的。最后的结果仅仅是统治者的自我炫耀,实际的执政结果是达不到富民强国的理想愿望的。

这样的统治者,看似“雷厉风行”,“政绩显赫”,实际上他们就像“剩饭”和“赘瘤”一样令人厌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