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花小果儿甜(4)

叶绿花小果儿甜(4)


焦小桥

枣树芽儿


关于枣的最古老的著述大概出现于《诗经》,在《诗·豳风·七月》中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魏风》中有“园有棘,其实之食。”《小雅》中有“营营青蝇,止于棘。”《秦风》中有“交交黄鸟,止于棘。”棘,指的就是枣树。儒家经典对枣的记述更为详尽,《周礼·天官·笾人》里讲“馈食之笾,其实枣、卤、桃、榛实。”

《仪礼·聘礼》中说,枣、栗还是古代诸侯相互借路相互问候之际,带给掌管朝觐官员的礼物,用两个容量各盛一斗二升的上边有盖的方竹簋,一个装满枣,一个装满栗,一齐献上。《仪礼·既夕礼》上说,在土葬前最后一次哭吊的晚上,祭品种要有枣糗、栗脯。《仪礼·特牲馈食礼》和《仪礼·有司》中讲,诸侯及下边的官吏——士,每月初一祭庙,祭品种除有规定的牲畜外,均有枣和栗,而且枣栗由谁摆放,都有讲究。

《尔雅·释木》是我国第一部记录解释枣品种的书,其记录的周代枣品种已有壶枣、要枣、白枣、酸枣、齐枣、羊枣、大枣、填枣、苦枣、无实枣等十一种。到元代,《打枣谱》中记录定型的枣品种多达七十二种。到清代乾隆时期,《植物名实图考》所记录枣品种达到了八十七种。

枣树芽儿

宋代大诗人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欣然作词《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清代诗人崔旭写到“河上秋林八月天,红珠颗颗压枝园;长腰健妇提筐去,打枣竿长二十拳”;清代李鲁“添得枣林路欲歧,行人道是旧西溪”。


北方人爱吃面,通过各种方式把面做成各种食品。“枣山”是人们过年时常做的一种面食,但必须用红枣做配料,点缀其上,层层叠叠,还要饰以面花,红白相间,特别漂亮,其寓意是希望来年步步高升、早些(谐音为枣山)发财。

下聘礼和婚礼等婚俗,也是红枣的重头戏。人们把面食做成各种形状,并用红枣做装饰,起了好听的名字:“鱼”“莲花”“如意”“石榴”,寓意着新婚夫妇生活愉快、连年有余、吉祥如意、多子多福。新媳妇见公婆也是婚礼仪式中的重要内容,见面礼很丰富,但这四种干果是必不可少的,取“红枣”“花生”“桂圆”“栗子”的谐音,意为“早生贵子”。

枣树芽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叶绿花小果儿甜(1) 焦小桥 枣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黄河流域,尤其是山西和陕西地区,这里被认为是最早驯化枣树的...
    焦小桥阅读 3,097评论 9 21
  • 叶绿花小果儿甜(2) 焦小桥 枣树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果实呈小椭圆形,颜色从青绿色到深红色不等。它喜欢阳光,耐...
    焦小桥阅读 3,034评论 6 26
  • 所谓五果者,李、杏、桃、枣、栗也。 栗者,板栗也,是中国驯化利用最早的果树之一。参《吕氏春秋》载,“果有三美者,有...
    白丶o阅读 6,826评论 0 0
  • 叶绿花小果儿甜(3) 焦小桥 枣树是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小乔木,原产于中国,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枣是滋补食品,是药用品,...
    焦小桥阅读 3,483评论 12 26
  • 今朝佛粥交相馈 ——咏腊八节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腊祭是...
    王传学阅读 6,639评论 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