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见闻

作为单位扶贫队的一员,这两天来到对口的扶贫村,工作很简单,也很实际,走访全村的33个贫困户,一路走下来,对我的冲击很大,简单整理下。


一、关于贫困原因。

主要有三个:

一是家里有残疾人。我们走访的贫困户里有一半多家里都有残疾,一旦有个残疾人,对家里影响很大,当你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照顾有残疾的子女时,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二是因病返贫。很多家里只有一个壮劳力,一旦有什么闪失,看病花钱,又没有什么太多的经济来源,日子马上就过得紧巴。

三是孤寡老人。在农村,如果子女不管父母,很多老人年龄已大,生活确实很艰辛。

后来村支书告诉我们,供孩子上学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很多家庭在孩子上学的那几年,也是挺难的。


二、走访启示。

说实话,这次走访对我冲击很大,原以为贫困户家里可能非常简陋,人也没有多少精神,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抱怨情绪,但一圈走下来,完全是打脸的节奏。

一是贫困户的家里可能很干净。我们走访的贫困户里,情况差别很大,虽然家里普遍没有什么东西,没有什么像样的摆设,但有的家还是很温馨。在一个独居的71岁的大娘家里,我甚至都不好意思直接坐到床上,简简单单,干干净净,这就是我对这个家的感觉;精精神神、利利索索,这就是大娘给我的印象,比很多城市里、条件好的人要可亲的多、可爱的多。

二是很多贫困户的思想觉悟并不低。走一圈下来,发现多数贫困户并不怨天尤人,反而很多还心存感激之心。

在全村最贫困的一户人家,大娘和二儿子都是残疾,全家就靠五六亩地,种玉米为生,住的房子也是年久失修。问大爷有什么困难,大爷说,困难确实不少,但全中国大了,十几亿人,不可能光顾我吧,自己就这么过吧,也还行。

还有个大娘,六个孩子都不照顾她,老伴过世二十多年了,和我们交流的过程中,始终带着微笑,而且是那种很自然、不做作的微笑。提起子女,她也是很淡然的说,没办法,靠自己吧。

三是很多贫困户的精神世界并不贫困。在走访的过程中,有很多正能量的事情。

一个大爷,身边没有子女,唯一的老伴因为精神的问题,常年不回家,大爷靠种地、养路为生,在调查过程中,大爷对自己的收入没有任何隐瞒,自始至终笑呵呵的。

后来村主任告诉我们,大爷的收入其实还可以,但因为人很实在,有啥说啥,大家反而愿意把低保给了他。一些每天哭穷,在镇上、县里四处说明情况的,反而拿不上低保。看来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实实在在的,在哪都不会吃亏。

通过扶贫,让自己认识到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从内心应该多感恩。我们平时的烦恼,很多时候确实有些矫情了。另外,一个人是否快乐和金钱有关,但关系有限,反而和是否知足,是否有个好的心态有很大关系,还是要争取做到精神和经济双富足。

end。谢谢阅读,天天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回来的早,能够赶在十一点之前到家,很不错。 说两件事吧。 一 今天扶贫入户检查,来到一个五口之家。进门发现这家...
    乌卓阅读 1,605评论 4 5
  • 近期的扶贫检查工作,让我了解到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是什么样的状况,也亲眼见识了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是什么景象。 ...
    乌卓阅读 2,720评论 6 4
  • 最近跟乡镇干部打交道比较多,发现他们真的不容易。 乡镇的一般干部,除了最近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还有大气攻坚,秸秆禁...
    乌卓阅读 1,417评论 3 2
  • 继续加班中,趁空写一点东西吧。 昨天今天去的同一个县。 昨天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乡镇,搞的比较好。今天是距离县城最近的...
    乌卓阅读 1,599评论 1 4
  • 最可怕的不是没有上进心 而是永远藕断丝连地同情自己 心里是冲劲十足有毅力 可到了实践这方面却变成了 手机离身不能活...
    不一样的徐小剑阅读 2,8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