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情人”的感天动地是陷阱?

内心匮乏却对你太好,往往是一种危险信号。

当一个人内心极度匮乏(缺乏健康的自我价值感、情感能量不足),却对你表现出超乎寻常、近乎“完美”的好时,这往往是一个危险信号。

某报道,某院领导女儿男友尾随至家中,施.暴.行.凶,全院大抢救。该事件令人深思。

当一个人事无巨细地体贴你、迁就你,几乎完美得无可挑剔,这浪漫包裹的浓情蜜意,常令人误以为是真爱。

然而,若这份“好”如空中楼阁般缺乏根基,它便成为了一种危险。

这种“好”并非源于内心的丰盈外溢,而更像是一种填补自身空洞、获取价值感的“投资”。

其背后潜藏着多种风险:

一、控制与操纵的伏笔:

这种“好”常带有强烈的“付出感”和隐含的“期待”。

他们潜意识里会认为:我付出了这么多,你应该回报我,比如顺从、忠诚、满足我的需求。

当你的行为不符合其预期(例如想有自己的空间、有不同的意见),他们可能产生怨恨,并可能采取情感勒索(“我对你这么好,你却…”)、冷暴力、甚至直接控制(限制社交、干涉决定)等手段来迫使你“还债”或“归位”。

这种人往往难以自控,当他们可能感到被否定、被抛弃,会引发强烈的焦虑、愤怒或抑郁,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威胁、自残、暴力等),给关系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理想化破灭后的贬低与抛弃:

内心匮乏者(尤其具有全能自恋倾向/NPD特质的人)初期常将伴侣“理想化”,将你视为满足其所有幻想、证明其价值的“完美客体”

这种“对你好”是服务于其理想化投射的,但人无完人,当你展现出真实面(缺点、需求、独立性),不符合其幻想时,理想化会破灭。

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急剧的“贬低期”。

你从“完美情人”瞬间变成“一文不值”,他们可能收回所有“好”,变得冷漠、挑剔、贬低,甚至可能为了寻找新的“理想化对象”而抛弃你,让你经历巨大的情感落差和心理创伤

如何识别判断?

一、能给出丰盈、健康的爱的人,是这种人:

他们有真正的对自我的满足感。

他们对当下的微小幸福有感知和积累,比如他们能能够觉察并主动停留在美好的感受和体验中,让愉悦、感恩和希望感成为人生的驱动力。

这样的人才能构建坚实的内在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这样的人格才具备付出真实、健康、可持续之爱的能力——这种爱源于自身的丰盈,而非对对方的索取或填补自身空洞的需要

二、长期被恐惧感鞭策的人,被习得性无助和挫败感裹挟的人,内心是枯竭的,他们难以建立真正的安全感,只能将自我价值感完全绑定在外在条件(房子大小、收入多少、伴侣是否完美)上,陷入永不满足的焦虑循环

这种人身上,往往有明显的割裂感

他对自己的至亲冷漠、疏远甚至苛责,却独独对你完美无缺,这种割裂非常可疑——

他把本该对原生家庭的情感(无论是爱还是恨)转移并过度投射到了你身上。

他在现实世界中缺乏基本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却在感情中扮演“完美情人”,这种反差极其危险——

他把你当作“自恋供养”的来源,用来填补他永不满足的情感黑洞

空心人的完美托举,注定是场高空坠落,捧得越高,摔得越惨。

不如找一个“自我状态良好”,并且懂得“用符合人性的方式”对你好的人,哪怕没有那么浪漫和感天动地。


写在最后:

关系中深度觉察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是一种智慧。

极致完美是不符合现实规律的,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很可能是假象(不是真的)。

看到这篇文章,觉察一下关系中的自己,是否也有自己的影子?

关系中的每个人,有谁何尝不是在追寻理想化的完美他人?希望那个人可以拯救自己?

对他好,是否有操纵他的成分?

看见这部分,就不再做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