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的速度快到连让人顾不上体面穿衣了。
刚刚拿出厚一点的衣服,准备等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重新洗洗晾晾,结果一夜猛降十几度,只能将就着穿。好消息是,桂花终于能慢慢绽放了,等许久的桂花,终于要迎来属于它的花期了。
最近一直再想一句话:走运走运,要走出去才能转运。或许人需要多拥抱大自然,才能拥有更健康与高能量的生活状态。
回顾身边有接触过的较为成功人士,不难发现,他们大多除了是极度自律,还都是高能量者,比如前几天听一个app的创始人聊他的履历,一个已步入50+的中年人,依然有精力为了一项任务奋战到凌晨,甚至结束以后还能约着朋友去吃烧烤到三四点。
说实话,听到这样的作息,我非常震惊,相对于他,我应该算是和他子女同龄的年轻人,尽管经常是11半后睡觉,但自己的身体与精神状态明显体现出来11点后睡觉,就已经是熬夜了。
不仅如此,这类型人还都非常乐观。这位创始人在风口之前,率先启动产业,做到了行业龙头,赚得盆满钵满,后因资本引入,逐渐分权,不止做甩手掌柜拿分成不参与管理,连曾经的团队都几乎被瓦解得一干二净,在四五年的蹉跎里,站在时代红利之下,依然连连亏损。
这时候,资方的人,才想起这位创始人,他经过要烂摊子的烦躁、一手创办的情怀与心血等多多方面的纠结与挣扎下,选择了回归,甚至还兴致勃勃的要召回曾经的队伍。
在聊天的过程中,大家都对他的经历表示惋惜,只有他在想明白后,完全不内耗的说,41岁开始创业做app,现在51岁不老,我还可以二次创业,你们看哪个优秀的人,不经历一番质疑与轻看,这反而是一件好事,没有这件事他们怎么知道我的重要性?不然怎么才能被人发现不可代替......
这或许就是人与人的差别。我观自己,经常口头语是打不过就躺下,而这些人呢?我还可以、失败了再来,50岁正是闯的年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追求字面上的知足常乐,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大智若愚,是人生欢愉的一种形式,可仔细一想,这不是说要没有野心、不去追寻点什么,反而要努力、要奋斗、要敢于去想、去追求,尤其是在正值青春的年纪。
走出去、去见世界;思维大胆一些,去追求更喜欢的生活,或许才是朝气蓬勃、元气满满的岁月里,我们应该要去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