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知己

第一次听说要做自己知己的!好吧,我是特别鲜明的双子座,交友、悦己,我都可以!

心理学家张沛超老师在《我的内在无穷大》里写到:知己还有一层意思是了解自己,也就是知己知彼,知人易、知己难中的那个知己。

如果说和自己心有灵犀,足以成为知己的朋友,可遇不可求,那么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知己,理论上来说好像更简单一些。

当下我们总会觉得朋友太多,真正聊得来的人太少。我们会把有限的时间拿来会与喜欢的人交往,与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的人交往,与能够让自己觉得舒心的人交往。渐渐地,我们疏离了大多数,活成了自己期待的样子,这大概也是一种成为自己“知己”的状态吧!

我们过去的经历,被情绪加工过的记忆,环境的影响,防御机制等,构成了我们庞大且复杂的内心世界。随时左右着我们的选择,这意味着对内在的认知程度越深越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一个事物有两种标准。对自己熟悉的人是一种宽容的态度,而对那种陌生的人会是一种苛刻的姿态。 所以当我们自己身上的缺点折射在他人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无法接受。然而当我们自己用这种缺点对待他人的时候,却浑然不知。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不经历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如今在匆匆忙忙的当下,我们已经很少有时间安静的坐下来好好的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那些自以为是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一般来说,我们常常会忽视司空见惯的事物,比如你的四肢很健全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一直注意到他们,但有些时候,比如你在地上蹲着久了,突然站起来,有些腿吗?你马上就会强烈的感觉到我有一条腿好难受,所以我们自己一般是在觉得哪里有不舒服后才能特别注意到这些部位。不不仅仅对身体的认识是这样,我们对自我其他方面的认识同样如此。如果生活的非常顺利,我们可能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内在。因为我们没有必要耗神耗力的一直思考自己。

在顺境时,我们觉得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在逆境时,当我们遇到暴风雨的时候,总会去抱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殊不知,当我们在走上坡路的时候,那些流过的汗水,尽收眼底的风景都会随着自己的脚步而变得坚实有力量;而在走下坡路的时候,我们那些控制的力度,低头提醒自己去看清的路面,都是对我们脚下路的支撑。

时常坐下来,给自己一些反思吧,哪怕只是一句话的警示,又或者是旁人的一段现实经历,甚至是与配偶、闺蜜的一次触及心灵的谈话,都会给我们的成长埋下伏笔,让我们在不久的将来,面对挫折时有战胜的勇气,面对低谷时有向上的力量!

寂寞时,有些话真的只是说给自己听一听,做自己的知己,不觉孤单,余生欢喜!

闺蜜家的花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