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二模块共读心得

       今天共读的内容是王绪溢博士《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第二模块。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呢?我想这三个问题也经常困扰着我们。以往,我在听课时,总是感动于教者的激情澎湃的话语,感慨于教者精彩的教学设计。我也总期待着自己的课堂也能如行云流水般。殊不知这只是表面化的课堂。课后若问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技能?往往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们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一节课上完,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我们应该扪心自问。

        陈蕾老师列举了上杭一中邱克荣老师的例子,提出“延时反馈”的教学技法。我以往的语文新课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划分文章段落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个环节学生往往做不好。有时为了教学进度,就会直接出示正确的划分,不会的同学还是没有理解为什么这样划分,那这样的检测就失去了意义。这里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在预习单上完成相关题目。上课开始,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前测。老师将部分学生的答题拍照上传到白板。学生会发现大家答的都不一样。这时候老师先不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继续带着这个问题直接进入课堂学习。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文章内容必然有了更深刻烦人生,在最后阶段让学生再划分一次段落,正确率想必会大有提高。

       总的来说,“延时反馈”的教学技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