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宫槐陌》的地理位置:
据考证,“宫槐陌”在孟城坳范围里面。从宫槐陌字面意思来看,是一条路旁植有宫槐的小路。
裴迪《宫槐陌》写到:“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诗中有“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由此可判定宫槐陌是一条路旁植有槐树的通向欹湖的小路。
路的西端,正是村子通往辋河滩的下田路。这里应该就是王维诗中经常出现的渡头,与临湖亭相邻。
在辋河南岸大山的东西两条沟道,则分别是木兰柴和栾家濑。
王维的美学关键词:宫槐
1. 宫槐与仄径
仄:狭窄。
2. 宫槐:即是槐树,乔木,高可达25米;其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也适合种在道路两旁。
路径与种在路旁的槐树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因为路是“死物”,槐树却有生命,它可以不断地成长,直至参天。
3. 宫槐与青苔的关系——
宫槐的生长,改变了路径的微生态,于是,路旁不但成荫,还长出了青苔。
4. 宫槐的寓意
《周礼·秋官》曰:“面三槐,三公位焉。”
意思就是说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人因以三槐喻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这就是所谓“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因此,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人们把槐树视为“公卿大夫之树”。
也正是从周代起,皇帝在皇宫里种植槐树,故槐树又有“宫槐”之称。
诗人当然知道“宫槐”的涵义。从前,他结交权贵,出仕为官,经常出入皇宫贵族之家,也饱读诗书,一代才子。如今,宫槐这般植物在他的眼中,已经从宫廷内移植到了山谷之中。但诗人的胸怀仍在,曾经出仕为官谋求的是功名利禄,如今退隐山林,他对一方天地的荫庇之前也处处体现。
5. 宫槐与山僧
宫槐不再是朝廷之物,乃是诗人迎接山僧遮阴之物。
“迎扫”表达了诗人急切的心情。
诗人以“宫槐”为诗中之词眼,以一方小天地,带领我们迎向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