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一个人的文学史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上个星期从网上书店买了13套书,有文学史,《文学回忆录》、《英国文学史》;有文学理论,《美国讲稿》、《金蔷薇》、《小说面面观》、《博纳科夫文学讲稿三种》;有名家名著,《红与黑》、《简·爱》、《大卫·科波菲尔》、《月亮与六便士》;还有《秋雨洗葡萄》。

按照7月的计划,这个月的阅读任务已经完成,上面那么多的书当中,应该先读哪一本。

8月预定的阅读计划,多阅读世界名著,读多少,没有定量,越多越好,按照明天是最后一天那样去争取。

按照我的习惯,读书先读历史,阅读文学作品,先读文学史。有时候,我怀疑自己,喜欢读文学史,多过读文学作品。

一开始,我在网上的书店,采买外国文学史,就像寻找中国文学史那样。找一个系列的,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

没找到。

换个搜索的方法,找具体某个国家的文学史。比如英国文学史,法国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

终于是找到了,那么多,先挑一国的买。选了《英国文学史》,没细看介绍,买了。定价很高,200多块,应该不错。

买回来一看,只有不算厚的一本,知道肯定买错了。翻开一看,果然。原来是民国的版本,繁体字,还是影印版。只适合收藏。

我想了想,还是不要退,放着吧。书买了,不能退,说明有缘。

02

其他的一本一本翻开目录看,这也是我的习惯,先了解书的大体内容,再细看。

反到木心口述的《文学回忆录》。很早以前就放在购物车里,一直没有货,上个星期有了。急忙下单买了下来。

原来不太清楚里面什么内容,以为只是文学评论,没想到是我最想找的文学史,而且是世界文学史。

我最感兴趣的,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文学史,1000页的书里面,有一半是介绍这两个部分的文学史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晚上,除了上班,所有的时间,都沉迷于此。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关于世界文学史的讲稿,是专业的课程,但并不妨碍我的阅读,流畅地阅读。

无法形容这种感觉,就像鱼入大海、飞鸟投林霸气。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原来看这本书的介绍,知道是一个笔记。是木心,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给学生讲世界文学史的时候,其中一个学生,画家陈丹青的5本笔记,整理出来的听课笔记。

但是我不知道这个讲课,不是在大学里面正经的讲课。

按照陈丹青的回忆,当时上课的情形是这样的:

事情的详细,不很记得了。总之,1989年元月15日,众人假四川画家高小华家聚会,算是课程的启动。那天满室哗然很久才静下来。木心,浅色西装,笑盈盈坐在靠墙的沙发,那年他六十二岁,鬓发尚未斑白,显得很年青讲课的方式商定如下:地点,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时间,寒暑期各人忙,春秋上课;课时,每次讲四小时,每课间隔两周,若因事告假者达三五人,即延后、改期,一二人缺席,照常上课。

这样的听课笔记,老师是文学家,学生是画家。流动的“流动的教室”,每次一个专题,时间长达5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10,840评论 3 13
  • 1. 转换焦点 2. 让视线上下移动 3. 让视线左右移动 4. 眯眼睛 5. 用目光画正方形 6. 眨眼睛 7....
    禹智皓阅读 1,241评论 0 0
  • Ghost Blog 自身的关系,修改了主题什么的,非实时显示,需要重启一下 Blog 才能生效,这当然变得麻烦,...
    Qoo酷儿阅读 5,446评论 3 0
  • 今天,我盼望已久的考试卷发下来了,我的心里充满着憧憬的心情。 哇!我考了100分,我高兴地都快跳上天了,心里美的不...
    德之阅读 2,778评论 1 1
  • 天空明媚,薛之谦还在打广告,一成首付弹个车,弹JJtds
    茶数阅读 1,0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