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也有创造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讲个故事给大家听,16年11月24日,我应学校要求前往公平学校监考。因为监考纪律的原因,我赶车到考点,需要比平时上课起得都早。午饭后,乏意渐起(也有可能是学校午餐吃的太好,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助力消化系统),于是回到开会集中的大厅,想找一座位,坐着闭目养神。

       无独有偶,可能平时大家都有午睡的习惯,在我到达大厅之前,已经有同事在休息了。有端坐着闭目养神的,有坐着匍匐在桌上看手机的,也有趴在桌上睡觉的。当我走到座位旁时,我发现有个同事舒舒服服地躺在四个连续的座位上,悠闲舒适得很。

       这一创造力的睡姿让我眼前一亮,隔平时,我都会是那个趴在桌上睡觉的人,但这一幕让我觉得有些惊讶。我们通常都喜欢用习惯性的思维来做人和处世。而通常也是这种习惯性思维却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走进自己独有的习惯性思维陷阱——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其实也是抹杀我们创造力的根源。

       百度词条里对思维定势的解释是这样的: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这里提到一个更详细的思维是消极的思维定势,它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这种习惯性的思维也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就我们看警匪片一样,通常在警匪片里我们会很快从角色演员的外貌和行为上判断出谁是正义的化身,谁是被正义的对象。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当遇到小偷时,通常会从外貌着装和行为举止上做判断。从而忽视和放松了身边那位“英俊潇洒”“着装整洁”的“潜伏者”。

       不过这对于懒人来说会有另辟蹊径的可能,他(她)们通常都不愿“勇往直前”,而是会选择翻个身,去寻找自己最舒适的感受。当遇见危险,他们可能早已逃之夭夭,也可能置之不理。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社会是和谐的,我们的世界永远不会有灾难,更不在乎这个惯性思维会要了他们的命。

        总之,创造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可能下一秒你就会发现,身边的那个“懒人”就有不一样的行为习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