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学习王维的诗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诗作中流传最广的诗篇之一。作这首诗的时候,王维只有十七岁,当时正交游于长安。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在九九重阳节当天,王维情感的涌动,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语言真切,评议自然,感染力强。
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此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吴逸一在《唐诗正声》里评价这首诗“口角边说话,故能真得妙绝”。
这首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这首诗在各种考试题中常出现两个考点,一是问诗中的“山东”指哪里,二是问诗中的“少一人”是少谁?出题形式多是选择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