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骨折”是什么鬼,我只想当你的“盖世英雄”。

说起“盖氏骨折”,作为普通人的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可能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有句台词是最先蹦出来的。恐怕就是电影《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的那句“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 戳爆了不知多少老阿姨的少女心。

想起前几日门诊上遇到了一对高中小情侣,男的翻墙时不小心摔倒,一只手撑地,当时就听到一声闷响,手臂剧痛难忍,当场猛男落泪。急诊科初判“盖氏骨折”,转到我科门诊进一步确诊。接到通知,我虎躯一震,很久没见过这个病了。

询问病史:2小时前,翻墙落地时不慎摔倒并右手单手着地,当即剧痛。

查体:右前臂中下部肿胀,疼痛和局部压痛。

话不多说上片子

对比正常上肢解剖图


当即确诊:右桡骨下段骨折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盖氏骨折)。

当我把诊断告诉这个少年的时候,小情侣都是一脸懵B。

男生:

What?

我只知道盖世英雄,第一次听说“盖世”骨折!

该不是个了不起的骨折吧?

女生:

我只知道你是我的盖世英雄,没想到你还得一个“盖世”骨折。

实习同学绷不住了,赶紧解释:此“盖式”非彼“盖世”。

—————一条长长的分割线——————

一起来看此疾病的前世今生。

盖氏骨折最初由Astley Cooper于1822年提出,但后来因Riccardo Galeazzi于1934年发表了18例罕见骨折的文献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盖氏骨折描述的骨折类型,是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盖氏骨折临床较少见,多由直接暴力或传导暴力导致。该类骨折后出现下尺桡关节脱位及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破坏,而被认为是不稳定型损伤。因为大多数该类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1941年,Campbell称盖氏骨折为“必须骨折”。认为它必须手术治疗,成人此种损伤保守治疗会导致持续反复的尺骨远端脱位。


盖氏骨折在前臂损伤中发病率较低,损伤程度较重,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国外大型研究认为该类骨折占前臂损伤的 3%~7%。

发病特点:男多女少,年轻多于年老

研究认为,盖氏骨折 11到20 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男女比约为2.48∶1。可能与青少年男性活泼、好动,进行剧烈活动 较频繁、易发生跌倒有关。

致伤机制:跌倒是主要原因

认为发生盖氏骨折主要是跌倒时掌侧着地、前臂发生强烈背伸导致。11~40岁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说明男性是构成社会活动的主体,致伤危险因素高于女性,更容易遭受外伤。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容易漏诊

单纯的桡骨干骨折较罕见,一般合并下尺桡关节损伤。当桡骨干中下1/3骨折时要怀疑下尺桡关节的脱位损伤。

盖氏骨折一般分为 3 型:

Ⅰ型即青枝型,为桡骨远端青枝骨折合并尺骨小头骨骺分离,均为儿童;

Ⅱ型即单纯型,为桡骨远端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Ⅲ型即双骨折型,为桡骨远端 1/3 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同时伴有尺骨干完全或不完全骨折

总的来说:

Ⅰ型为儿童青枝骨折,损伤程度较轻,打个石膏带上支具就有不错的效果;

Ⅱ型为典型的盖氏骨折,多由跌倒手掌撑地导致,最为常见,一般都需要手术;

Ⅲ型损伤程度最重,多见于机器绞伤,常造成开放伤口,手术复杂,术后效果不太乐观。

对于成年患者,盖氏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已成为治疗盖氏骨折的“金标准”。

A盖氏骨折;B,C切口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后,远侧尺桡关节脱位恢复(坎贝尔骨科手术学中文12版)



重点——避免并发症

最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旋转不良和残留桡骨干成角而导致的畸形愈合和残留的远端桡尺关节不稳定。对于大多数并发症,稳定远端桡尺关节而行的肌腱固定术不能修复关节,需要进行截骨矫形术。因此强调解剖复位并坚强固定桡骨骨折,术中对下尺桡关节软组织损伤的评估处理非常重要。

最后的最后,希望“盖式骨折”的患者,得到正确诊疗,仍能成为别人的“盖世英雄”。

以歌词结尾:

盖世英雄 到来

迫不及待看见我的未来

对什么都看开

——王力宏《盖世英雄》:

参考文献:

Mikic ZD. Galeazzi fracture-dislocations[J].J Bone Joint Surg Am, 1975, 57(8):1071-1080

Reckling FW, Peltier LF. Riccardo Galeazzi and Galeazzi’ s fracture [J]. Surgery,1965,58: 453-459.

王亦璁,姜保国. 骨与关节损伤[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75-87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