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甲骨文学想象

如果请你创造“雪”这个字,你会如何发明呢?

我们来看看古圣先贤造字中显示的想象力。



在甲骨文中,有一个“䨒”字,雨下羽毛,显而易见,会意“鹅毛大雪”。


在钟鼎文和篆书中,多出了象手的字符,


隶书的时候,写成了横着的“屮”,楷书也是。


等到简化字的时候,有人提议把它简化成了:彐,雪字就写成了今天的样子。很奇怪,一个笔画也没有减少,干嘛要把字形变掉呢?那一横短一点就表示简化了么?简化字极端思潮最猖獗的时候,有人建议把“雪”字的雨字头也丢掉,就用“彐”作为“雪”的简化字。


这个简化方案已经在社会上使用了,可能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不答应,也可能是有人告诉主持这批简化字的专家,“彐”的本义是“猪头”的意思——后来的决策者最终停用了这个无厘头的简化字。

可怜的雪,终于还是保住了和雨的关系。可惜的是,今天“雪”字下面俗称“倒山”的字符,不能和“天雨飞羽”一样传神地表示漫天飞雪的浪漫。

我怀念“䨒”字。这才像真正的雪,这才是真正代表了仓颉造字智慧的文字。

好在这个字还在《说文解字》中等待检阅,我们还能够得以向它学习,我们还能够知道第一位形容“雪如羽毛”的诗人是造字的“仓颉”。

䨒,让我们学会了对漫天飞雪的想象,有诗人喻之如絮——小家子气了;有诗人喻之如盐——残雪才如盐;喻之如蝶舞、如梨花——让人误判了季节;战罢玉龙三百万——文人难以有此豪横;那个说雪花大如席的——也夸张的有点过分。



如飞羽,最是体现雪的美。

雪的灵魂是轻盈的,如盐就重了,只能被堆在后庭;如絮就乱了,注定出自乱世诗人之口;如蝶舞梨花就容易化了,让人联想香消玉殒的春雪。

如羽最好,轻盈度足够飘飞;如羽最美,洁净度足够雪白;如羽最浪漫,令人愿意与之扑个满怀。

我终于明白,为何钟鼎文“雪”比甲骨文多个“手”在下面,那是要伸手捧着雪花,让它在注视中融化——不过是从眉头飘落到心头的霎那。

让雪如羽吧,这是甲骨文刻骨铭心的中华文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经典记载,周易为文王所作。根据近代考古挖掘的甲骨文发现,周朝初期还在使用甲骨文。但是很多卦名在目前的甲骨文字典中查...
    陶正之阅读 9,610评论 0 1
  • 身体变化,需要庇护。 于是尼山是养老送终的好地方。 [老有所养] 杂草庄稼一并割下,求少子帮助。 [壮有所用] 学...
    大元说说看阅读 3,851评论 0 0
  • ——兼论甲骨文、金文乃至篆文这些漢字相关概念,其实都有两重含义 阅读一些漢字构形分析的文章时,很多人估计都很容易混...
    苏漢泽阅读 5,295评论 3 2
  • 【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知不觉,进入“区块链”课程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自己却停滞不前了。 一...
    素净SJ阅读 2,523评论 0 7
  • 亲爱的妈妈: 亲情是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笔下慈母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
    张斯元阅读 3,465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