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一生中有功有过,但其过应是大于功的,因为他的外交策略,导致了当时六国合纵抗秦的大战略终被秦国摧毁,他在位期间,一不支持合纵攻秦,二又连秦攻楚,三又面北和燕国闹翻,是搅乱六国合纵的关键一点。
同时,这位国君又为后人贡献了无数寓言典故,我们这里索性简单罗列一下:
一、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钟无艳是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四大丑女之一,然而这四大丑女又各个惊世骇俗,其中钟无艳的故事更加脍炙人口。
却说,钟无艳外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而此时的国君齐宣王日日歌舞,夜夜欢声,钟无艳陈述四条宣王之过:
今王之国,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雠,外有二国之难,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安,此一殆也。渐台五重,万人罢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者强于左右,此三殆也。饮酒沉湎,以夜继昼,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政,此四殆也。
宣王听后,为表其悔改之心,立钟无艳为后。
后来,人们传出一种说法(并非事实),叫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其中,夏迎春也是齐宣王的嫔妃,跟钟无艳正好相反,钟无艳是奇丑却有才,夏迎春是奇美但无才,于是,齐宣王一旦有难了就去找钟无艳帮忙,一旦事过了,就又找夏迎春寻欢。后人多以此说法,形容某人忘恩负义。
二、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这个故事传颂更广了些。
齐宣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把他也放进了乐队,南郭处士并不懂吹竽,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幅吹竽行家的样子,齐宣王在位期间,竟是一直没有发掘。
直到齐湣王即位,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听其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三、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去见齐宣王,问他,“有一个人,他去楚国,把自己妻儿托付给了别人,等他回来,却发现妻儿在受冻挨饿,你说怎么办?”
齐宣王说,“绝交”
孟子又问,“有一个执掌刑法的官员,却连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住,怎么办?”
齐宣王说,“撤职”
孟子又问,“现在全国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又怎么办?”
于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四、君子远庖厨
秦宣王问孟子称霸的办法。
孟子说,“我听说过大王一件事,说您有一天,看到有人牵着牛走过,便问,牵牛去做什么?那人回答说,要杀牛祭钟,大王您却说,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到它瑟瑟发抖的样子。牵牛的人问,那不祭钟了?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以羊代牛,后人多用以说人虚伪。)
齐宣王说,“有这么一回事。”
孟子说:“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只因为您当时亲眼见到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远庖厨。”
后有人用君子远庖厨说君子不应该下厨,这明显不符合孟子的本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