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

您是东北人吗,今天小年您吃饺子了吗?晚上别忘了吃灶王糖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在中国北方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又叫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等,这与它“祭灶”的节日习俗有关。古代民间认为,家家户户都有“灶王爷”,负责监督家里人一年的所作所为,并在“小年”时上天向玉帝禀报,以定赏罚。所以,人们要在“小年”时祭灶,用糖瓜象征性粘住“灶王”爷的嘴,令他不能上天说坏话。 

一般来说,小年来到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所需的物品:蒸馒头、剪窗花……在北方,这是个颇受重视的时间节点。老北京人赵兴力说,小时候“小年”就是春节的序曲,先是采购,把副食本上供应的肉、待遇、芝麻酱等多买点儿,接着就是大扫除。当然,腊月二十三还少不了要吃灶王糖,嚼起来粘牙,总觉得没吃够”。

虽然除夕前一天叫小年夜,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的习惯倒是有。”吴迎龙说,“说是祭灶神,其实就是‘掸掸尘土’,在神龛前面摆上些麦芽糖和茨菇,算是‘收买灶君’。小孩子喜欢麦芽糖,到了祭灶那天还是挺开心的”。

为啥同样都叫“小年”,日期却相差这么大?民俗专家王娟分析,这与古时不同朝代历法、地区性差异等诸多因素有关系,古代皇家会修历法,一般里边会有类似这样的明确规定: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等。但具体到每个地区,出于实际需要,当地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年深日久难免出现日期不统一的情况,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的过年是区间性的,前后持续的时间很长,就会有一些标志性的日期,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代表着过年开始;元宵节叫‘小年’也有道理,代表着过年活动的结束。不管是哪天,都是表达对我们庆祝活动阶段性的区分。”王娟表示,其实不管哪天过小年,代表的都是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祈盼。

小年已来,这些习俗和饮食你要知道

小年的习俗和禁忌要知晓,得罪了灶君可不是开玩笑的

今儿是个重要日子,您别忘了这件事儿!

小年中华民族的年味儿开始了,关于小年居然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这回您知道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 清晨 灶神是男是女,古有说法不同 灶神,起源甚早,商朝开始,已经在中国民间受到供奉,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
    国学妈妈阅读 438评论 0 3
  • 1.欢欢喜喜过小年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
    漪禾渡江阅读 6,461评论 20 18
  • 今天是传统的农历小年了,小年之后就是新年了,古人都是在今天之后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还有过年的食物,虽然我们现在到大...
    MU心阅读 919评论 0 1
  • 春天来了, 带着泥土的气息, 花草的芬芳, 播种的希望, 与你相约。 春天来了, 你也来了, 风尘仆仆, 满面笑容...
    myc百合阅读 27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