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理学】习得性无助

一切都从认识到,感知到真相或者说自身状况开始。

算是开设一个新栏目,心理学这个东西原本在我看来根本没什么用处,后来渐渐发现它的奇妙和神奇之处,我想问题容易越想越多,越想越深,有时候就是钻牛角尖,甚至比那还要严重。心理学会帮助自己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思考,以及更多的理解自己,理解大众的情绪以及行为模式。心理学知识可能每知道一个,就有可能会改变现在的自己一次。所以开设新栏目的也是积累,为了更好的成长。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

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1965年,一位名为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科学家开始了电击狗的实验[1]。他试图扩展巴甫洛夫——这可是个能够让狗在听到铃铛响的时候分泌唾液的家伙——的研究范围。塞里格曼想把研究引向另外一个方向,当他摇铃的时候提供给狗的不是食物而是电击。为了让它们保持不动,他在实验的过程中用狗项圈限制了它们的活动。

在狗被建立了条件反射之后,塞里格曼把它们放进一个大箱子里,这个大箱子里有一个低矮的栅栏将它一分为二。实验者设想如果他们摇铃(并不电击),狗将会跳过栅栏以逃脱电击,但结果它并没有这么做。它只是坐在那里做好被电击的准备。于是他们决定试试铃响后电击。结果狗仍然只是坐在那里并且承受了电击。当他们把一只之前从来未被电击的狗放在盒子里,然后电击它——结果它跃过了栅栏。

习得性无助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在疗养院这个鼓励服从和被动的地方,病人的每一个独特的想法都遭到关注(和反对),那么这些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感会急剧下降。相反,如果这些疗养院里的人被赋予责任和选择权,他们就会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态积极[1]。

还有,如果你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单身,你会判定孤独是生活的真相并且错失跟人约会的机会[1]。

很多时候,被打击到了,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当我们习惯了某种模式,因畏惧失败或恐慌再也不敢走出去。其实外界环境或者人际环境已经不再是从前那样了。突然间有一种,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感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区别: 1公共财产:你一个人享用某样东西的时候,并不妨碍比意外以外的任何人去享用它,比如一首莫...
    AlexWong樣阅读 895评论 0 0
  • 今天是儿子强训第二天。感赏小伙子早晨按时起床,坚持晨读,瞌睡得厉害,仍然打起精神坚持,精神可嘉。能坚持的热最后毅力...
    苇絮轻扬阅读 133评论 0 1
  • 一个舍友分手了,从大二开始,已经四年之久,却抵不过一年异地,过了好多天才跟我们说,之前看她的状态猜到了,可是不能...
    小瑶_94阅读 198评论 0 1
  • -1- 科学表明,人脑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当你处理问题时,人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即使是在睡眠的时候,大脑的潜意...
    江城子说阅读 30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