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洗漱回来又一次瞥见我家小院的夜空,静谧辽阔,星星很亮很亮,这在北京很难见到,一次是2019年在古北水镇,和sky、墩叔和珂姐,夜聊至三更披着被子出门看星星,不多但很大很亮。还有2017年在灵山和sky、墩叔和燕子姐,我醉酒独自在屋内睡觉,睡醒后开启自嗨模式唱起《离别的车站》,那晚阴天没有星星,山里的夜是一种幽静。
这次回家,小院一如既往的整洁,劈柴和树枝都被整齐地码在边上,一棵细枣树枝枝杈杈,一片被铁丝围起来的鸡圈,西边是两件简易的棚子,原来是猪圈,现在一间废弃,一间堆杂物,一间停三轮车,紧挨着厨房的是一个水泥砌的水槽,好像从我记事起就存在了,剩余部分全是码着砖块的空地,两只鸡时不时出来溜达,也因为它们,鸡粪虽然不多却也不间断,地面总不是那么干净却不影响整体的整洁。嫂子家的狗狗元宝和白花猫咪天天来串门,午后太阳好的时候,我坐在院子里晒暖儿看书,元宝会在我旁边蹭呀蹭,虽然第一次见面也不认生,猫咪不太让我摸,傲娇的蜷在一旁独自慵懒特别骄傲。
记得小时候院子中间有两棵柿子树,猪圈的位置曾经种过一颗葡萄树,葡萄刚长大的时候就爬上猪圈的围墙寻摸略微泛红的葡萄,趁哥哥不注意偷偷摘下放进嘴巴,甜酸甜酸的,那种味道真是美味极了,可能只是被我的回忆美化了,也可能因为偷吃增添了它的美味。现在的鸡圈的位置曾经种过一颗无花果树,好像是二伯从新乡姑姑家带回来的树苗,熟透的无花果紫红色的皮,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像鱼籽一样,味道不那么甜,但小时候颇为新鲜,仿佛吃起来也很得意。
东屋是三间平房,小时候的夏天会在房顶凉快睡觉,夜里能看到天空中流动的云,夜空很高很深邃,还在小学时候有一段时间每天放学就去上面捧着从舅舅家拿回来的《巴黎圣母院》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是我读的第一本世界名著,卡齐莫多开启了我最初对男性的审美,后来影响我很多年。大人总以为小孩子读不懂这种世界名著,但那种心灵的震撼是长大之后再怎么读都不会再有的。
平房东北角的围栏上还有一盆奄奄一息的仙人掌,每到冬天都像枯死了一般,我知道春天到来它依旧会重新焕发生机,大概四五月份还会开出特别好看的黄色的花。之前还种过红色的扁竹,紫色的鸢尾,蓝紫的蝴蝶花,小时候我都非常认真的观察过它们且在我的作文中出现过。
这些记忆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不管走到哪里,我家小院的“星星”始终亮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