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něi)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xiù)恶,不食。失饪(rèn),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fǔ),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一段讲的是孔子日常对吃东西的一些习惯,可以看得出来孔子不仅爱吃,还吃得很有讲究。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是指对食物的加工,越精细越好。“食”是指稻谷类的粮食,
脍: 是生肉,炙:是熟肉。脍不厌细是说在吃生鱼片、生肉的时候要切的细一些,有利于咀嚼和消化。
食饐(yì)而餲(ài),鱼馁(něi)而肉败,不食。
饐: 指粮食因受潮或存放过久而霉变结块。
餲: 指食物变质后产生的酸臭味。
馁:腐烂的意思,这里指鱼不新鲜。
肉败: 指腐败的牛羊猪肉。
霉变的食物不要吃,腐烂的鱼肉也不能吃。
色恶,不食。
食物的颜色太难看或者太奇怪,不吃。
臭(xiù)恶,不食。
气味难闻的食物,也可以理解为食物变味了,不吃。
失饪(rèn),不食。
烹调不当的食物,比如说该煮熟却没有煮熟的,不吃。
不时,不食。
不在吃饭的点上,不吃。
割不正,不食。
肉要切得方方正正的,随意乱切的肉,孔子是不吃的。
不得其酱,不食。
酱就是调料,调味品配得不合适,不吃。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肉虽然很多,但是吃饭仍然以谷物为主,不能吃肉比吃主食还多。
唯酒无量,不及乱。
喝酒不限量,但是不能喝醉了。
沽酒市脯(fǔ),不食。
在集市上打回来的散酒,买的干肉,不吃,应该是觉得不够卫生。
不撤姜食,不多食。
每餐都会食用姜,且餐桌上始终备有姜。虽然喜欢,但也不过量食用。
身体的健康跟饮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吃得健康、干净、卫生非常重要。
学习《论语》的第二百四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