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坐

开学第三天,问她过得怎么样,她说:“正常,找到一点感觉了。”

旋即又说:“今天发生了一件悲催的事。”

吓我一跳。“该不会是你出啥妖蛾子吧?”我赶忙问。

“呐,所以有事我都不想跟你说就这样。你就不能想我一点好吗?”她嗔怪道。

“那是啥事,你就别卖关子啦!当妈不容易,你可懂?”

“就是,今天午自习,我们班有人大吵大闹,结果班主任来了,罚全班今晚每人写一份500字以上的《反思》。凭什么?我又没有吵闹,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吵闹。”

原来如此。班主任搞了连坐式惩罚。其实这种事在她小学的时候也有过,只不过连坐的不是全班,而是某个小组,而她幸运而成功地六年都避开了被连坐罢了。没有切肤之痛,她基本没留下什么记忆。

她问:“连坐是什么意思?”

连坐,是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一种惩罚制度,又叫相坐、随坐、从坐、缘坐。

旧时一人犯法,常常使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最狠的连坐有”诛连九族“,而明代的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更是被诛杀十族(九族,加上亲朋与弟子为第十族),872人,极其惨烈。

”为什么?凭什么!根本就是老师不讲道理。”她急得直叫。

我告诉她,其实老师也有好意。一是敲山震虎。刚开学不来点威吓,后面调皮的同学恐怕要上房揭瓦的。二是培养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件事,让你们知道大家是一个班集体,要共同维护好班级的学习环境、班级的形象,让那些捣乱的同学有连累大家的负罪感,让被连累的同学有正义感,总之唤醒你们的责任意识,以后想到监督,把班级建设好,为每个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她大概理解了,叹了一口气,乖乖地写了一份《反思》。

相信经此一罚,她会长记性的。

不过这样的“集体劳动”确实挺费时间的。愿老师的这一次连坐惩罚立竿见影,一治即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