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游记”
冯骥才先生游记读后感
“有好几天没见到你了。去哪儿了?”
在公园里锻炼时认识的人问我,我狡黠地看了他们一眼,说去西欧“旅游了”。
“西欧?”
“是啊,西欧。”
法国。
住巴黎老街的法国人文学者公寓,据说法国巴黎的老街每十二年修一次,房主掏钱,政府主营,整旧如旧,所以巴黎的老街是永远的一百岁或二百岁,因为西欧人都把历史当命根子。
到了巴黎,先去圣米歇乐广场,那个自古以来情人约会的地方,当然我这个年纪对与“人”约会已经不感兴趣,但对历史与现实中的情人约会地还是很好奇。
满地情人相吻后掉在地上的白花花的口香糖是一景。激情与文明的冲撞。要是在国内,还不“丑陋的中国人”批评声响成一片?
法国人的浪漫还表现在琴手将一架钢琴搬到广场中央,即兴而激情地弹奏。
拉丁区
在巴黎有许多用老房子改建成的酒店,有的靠近卢森堡公园,有的靠近塞纳河,位于历史文化浓得化不开的拉丁区的旋涡里。
拉丁区没有高楼大厦,酒店只有五层,从高层俯身望去见到的是黑色的铁皮屋顶。
站在拉丁街口,就能看到巴黎圣母院。现在面对的已经是不完整的圣母院。
这样一个保存过去原貌的小区,当地人对莫奈、毕加索、莫泊桑曾在哪个咖啡馆哪个座位面朝哪个方向喝过咖啡都一清二楚。法国人对文化和历史尊敬的情结与心理可见一斑。
巴黎十三区法兰西大道
巴黎十三区法兰西大道是一个新区,是艺术家集聚的地方,喜欢艺术的人有必要来此一游。在蒙马特高地那片出名的画家聚居的地方地价飞涨后。这座古代巨大的老磨坊与库房就被很多尚未红起来的艺术家占领。我认为有点像北京的798。
吉美博物馆
巴黎的吉美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由莫高窟搬到法国的佛教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1900年8月一叫伯希和的法国汉学家钻进敦煌藏经洞“挑选”出六千余卷和唐宋绘画二百多轴“拿回到”法国的。
好在1941年张大千、常书鸿先生参与了敦煌的抢救。而流失在国外的珍贵的文物从北魏到北齐到宋元无所不有,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
据说香港有一条出名的古玩街------荷里活街,那里也有许多珍贵的古董,很多是走私到那里的,看来打击文物走私任重而道远。
吉温尼
法国的西北部吉温尼,有莫奈的住所、画室与花园。在那里,他创作了风景名作《睡莲池》、《日本桥》、《鸢尾花》、《玫瑰小镇》。
卡昂
卡昂距离英吉利海峡仅仅十几里公里,这里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第二战场代号“霸王计划”------诺曼底战役的战场。
战争--------人性残酷一面的最大表现,这次战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人口的卷入。
作战区域2200万平方米。军民共死伤9000余万人,5万亿美元付诸东流。
在卡昂的这场战争是改写人性恶的战场,是正文的反攻,是战争的转折点,加速了法西斯分子的灭亡。
卡昂在战争中化为废墟,卡昂的城雕《凤凰涅槃》是一只满身中箭并在烈火中烧焦而依旧腾空而起的神鸟。象征着这座城市、象征着人类文明精神的不死!
为了不忘记历史,被炸成伤痕累累的达沃城堡没有进行任何修复,保存了原状!
埃特尔塔
埃特尔塔守在大西洋边,据说大仲马和莫泊桑都特别钟爱这里的海滩。
一座小山伸入海里,它的前部,有一个像桂林漓江一样的象鼻插入海中。
莫奈为埃特尔塔画的《日落》没有成为他的名作,而他画的象鼻子山引起游客的兴趣,吸引许多国外游客前来观光。
亚眠
亚眠是个幸运的城市,那里是法国19世纪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儒勒·凡尔纳故居所在地,他在那儿住了八年,在三楼那个狭小的像个储藏室的小屋一角里,他写了四十四部作品,还保留了一万两千部藏书。
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不在于要住多大的房子,在他的贡献,就像我敬佩的住在我家小区附近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一样。人生的目的真是千差万别。
除了亚眠有儒勒·凡尔纳,另一个奇迹就是他的故居躲过了德军及盟军的狂轰滥炸。
其实以前对儒勒·凡尔纳先生并不熟悉。通过旅行了解世界、了解历史,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的活法、不同的自然美景的欣赏是我旅行的初衷。
旅行也收获了今后要阅读的书单,儒勒·凡尔纳的《气球上的星期五》、《地心游记》等等。
儒勒·凡尔纳先生在贡献是建立了一座包涵历史精华的博物馆。西方宗教石雕的形制、有翼天使等皆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亚眠圣母大教堂与塞纳河边的巴黎圣母院非常像,同样的精致、娇贵。但比巴黎圣母院要大一倍。
亚眠圣母大教堂最出彩的有雕塑,尤其是举世闻名的雕像“美丽上帝”,还有石雕、残存壁画、及用上千棵巨橡雕成的唱诗坛以及哥特式建筑的峻美与峭拢。
更令人惊讶和庆幸的是,圣母大教堂在战火中毫发无损。
巴黎圣母院被大火毁坏了,上帝留给我们另外一座美轮美奂的教堂。
里尔
从亚眠到里尔要经过一个昔日的战场------索姆河战役遗址。
这场战役的特殊性在于:世界大战一共就二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二次都曾在那里发生。
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重新分割世界,因而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中交战双方为:同盟国-------德国和奥匈、协约国------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那是一场不公正的战争。
战争中死伤130多万人。
索姆河战役中,人类首次使用子两种武器--------德国的mgo8式马克沁重机枪、英国人发明和制造的坦克。人类以为研究制造杀伤性威力大的武器能战胜一方,实际上人类文明遭受到更大的摧毁,人类互相残杀导致人类的自我灭亡,并引来到目前为止更大的军备竞赛。
这一切来源于人性的贪婪与私欲,从国家到家族到个体无不例外。人类只能不断用文明战胜邪恶。
二次世界大战皆以德国人低下头跪下来忏悔而结束,而那几百万战死在沙场,埋在异乡的灵魂永远无处安放。
里尔
在里尔有一种西方其它国家相同的哲学----------对生死的认知。
中国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人死后要下地狱到阴间去,故对死亡非常忌讳,坟墓都建在荒郊野外,
欧洲人认为死亡要升天堂,墓地都建在教堂边上,认为离上帝最近,所在住在里尔的酒店,推开窗户,窗外一片墓地映入眼帘不要大惊小怪。
加莱
加莱位于法国的北部,隔着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从加莱乘座海底隧道火车半个小时就到达海峡另一面的英国。
加莱市政府广场上有巴黎著名雕塑家罗丹雕塑青铜人物原作。这座雕像反映的是十四世纪中期英法战争中,英国获胜后不接受法国人的投降要屠城。为了免于全城人民被屠杀,六个有身份的人挺身而出,按照英王爱德华三世的苛刻而狠毒的要求去做,换取英王接受法国投降。
为纪念六名舍身救城的壮举,三百年后,加莱市政府决定由罗丹来制作一座忠魂碑。这座纪念碑每年吸引着无数旅游者参观。
英国
英国伦敦有三种红色标志,二种是静的,一种是动的。静的是红色的邮筒、红色的电话亭;动的日在路上威风的开来来去的双层大巴。
除了三红,还有一黑,即黑色的出租车,这种出租车,没有副驾驶座,后排可以坐五个人,只能在固定车站等客,不能招手即上,也为能随时下车。
伦敦的国家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收藏惊人,一天走不完,三天看不完,近代馆有法国著名
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塞尚的《大浴女》, 对面还有梵高患精神病前画的《向日葵》和患病
后画的《麦地与天空》。
博物馆内还有许多画家的作品,法国印象派油画家毕沙罗(特点节制性与诗性)、法国印象
派领导莫奈的《日本桥》。
还有其它许多画家的作品如比利时画家鲁本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巅峰人物拉斐
尔及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这一荷兰的伦勃朗。
非常有幸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伦勃朗的画展,被他那逼真、细腻、生动的油画所震惊所
折服。
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丰富却是免费的,更值得去参观。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按国家、各大洲展示。当然有中国馆。
中国馆中值得一看的是19世纪被英国犹太人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从丝路和敦煌搬到这
里的。精彩的有用新疆特有红土制作的泥塑,即有印度文化的元素又有明显的唐风。有胖胖
的仕女也有蹙眉瞪目的力士。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来自埃及的举世闻名的罗塞塔石碑,石碑反映公元前330年后,古
古埃及当权者深谙君权神授的道理,国王对神庙赐予免税权,并记录在这块石碑上,同时也
也记载法老对社稷的贡献。
由大英博物馆还可引申到今后去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看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人类起源围绕着河流,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幸福的生活应该与高尚有情趣有文化的人在一
起。
据说2003年美国人攻打伊拉克时,博物馆被乱民抢劫,巨量珍藏不知去向,战争是文物
丢失的罪魁祸首。有机会去伊拉克一定去看一下,那个曾珍品顶尖于世界的地方。
斯特拉福
斯特拉福小镇位于伦敦北方五十多公里处英格兰沃里克郡,二万九千多人口,乳制品出名。
是莎士比亚的诞生地,爱汶河畔有他的故居。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举行为期二十六周莎士比亚
节,可以安排此时间出行参加这些活动。
莎翁的故居保存完好,一切还是五百年前的样子,这有狄更斯的功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当这所老宅面临拍卖时,是他组织筹集资金的活动,买下后,作为国宝修复至今。(连故居
种植的花草都来自莎翁的作品)
尼斯湖位于约克郡,幸运的话可以看到水怪。
霍沃思
曼城是个工业城市,方方正正,自然风景、人文比农耕时代的城镇少了许多趣味。但全英足
联赛常在此举办,让这座小镇发狂。
自曼城向北一百多公里的平凡小镇-----约克郡-霍沃思乡村却演绎过世界文学奇迹,勃朗特三
姐妹。
三姐妹是文学史上的奇迹,即是一个璀璨的星座发出耀眼的光芒,又是一个个独立的巨星独
自灿烂闪硕。
三姐妹生活在贫困的家庭,母亲逝,父亲是个穷牧师,生活苦寒单调。贫穷没有淹埋家庭的
文化氛围及欢乐。读书声、琴声、写作、画画、对大自然想象描述的讨论声充满着这个被贫
困纠缠的家庭。
在这种条件下大姐夏洛蒂·勃朗特创作出不朽的名著《简爱》,大妹妹艾米莉写出了在英国
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呼啸山庄》,小妹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是《女房客》,她的小说
《艾格妮丝·格雷》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完美的散文体小说。
贫穷没能阻挡勃朗家族三姐妹的成功,缘于家庭的和睦、对知识的追求、对家人的爱、
对大自然的爱。
中国老话说家和万事兴是放之四海的真理;喜欢学习读书的人知书达理,才能掌握人生,无
知与贫困同行,不仅物质更是精神上的贫穷。
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非常重要,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对一个人的成长有重大影响。三姐妹
生长于山区,有茫茫的旷野和开满石楠花的沼泽地,大自然的淳朴、静谧给她们平静的心态;
美国开国元勋乔治·也有着类似背景。同父异母的兄弟对他关怀备至,家乡美丽的农庄大片
绿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对华盛顿的成长也起来重要的作用。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良是做
人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勃朗特三姐妹的看法及启示今后单独再写。
看苏格兰的风景最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乘车北上,八百公里的路程尽显苏格兰大地的风情,
绿草覆盖着缓慢起伏的高原,溪谷静静地流淌,各种颜色的不知名的小花在和煦的阳光下尽
情的开放。
旅行不仅有人文,也应该有大自然的美景,尤其是藏匿在宁静的乡村、浓郁的田园风光、
花卉绿植环绕高雅气质的建筑是我的最爱,在某个地方它在等我寻找。
爱丁堡
英伦三岛之一。
可游览的地方有爱丁堡城堡,城堡的顶端有国家战争博物馆,纪念一战时死亡的二十一万战
士,任何国家对保卫祖国的英雄都不会忘记,感恩、不忘历史!
放在城堡皇冠的“幸运石”可以一看。这块“石头”本是苏格兰王的坐席,十三世纪被英王
爱德华夺走成为英国历届君主的加冕坐席。每年英国举行加冕大典时还要从这里借走,用完
后再归还。
人人都喜爱的忠犬小狗巴比的原型就在爱丁堡,经市长的特准与它的主人一起埋在格瑞范尔
堂后面,碑前总堆有鲜花和松枝还有孩子们放上的信件、骨头花纸剪成的心,表达人们对忠
诚的尊敬。
英格兰盛产发明家、文学家。
从瓦特的蒸汽机到青霉素、电话、电视、扫描、汽车轮胎到胰岛素等等,为人类现代的文明
做了臣大的贡献。
古今三位举世闻名的作家出自于苏格兰。《哈里·波特》的作者-----罗琳;
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
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代表作《金银岛》
爱丁堡大学培养过十六位诺贝尔获得者,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哲学家大卫·休谟《人
性论作者》 、发明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数
学家托马斯·贝尔等。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美国独立宣言签署人约翰·威瑟斯庞等政界要人也毕业于此校。
有者优良学术氛围的爱丁堡大学是今后挑选留学目标之一。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内的绿地非常大一望无边的绿茵吸走浮华,让校园格外宁静,适合学生思考学习。
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再别康桥》。
伦敦
世界上博物馆无数,各有千秋。
在伦敦贝克街221b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博物馆,它以虚构的人物福尔摩斯所建立。有趣的是
博物馆所收藏的物品与书中所描述的时代、用品一致,常让众多摩粉坠入幻想小说中,拿着
小说与现场进行比对挑错。
伦敦----坎特伯雷
坎特伯雷值得一去。
一是宏大的坎特伯雷大教堂,高远如天穹,深远如海一望无边。教堂装饰精美豪华。
我常常思索,国外教堂非常之多,前几年去俄罗斯的教堂,朝拜的人非常多,且虔诚。我是
非宗教人士不信教,但进入教堂就自然而然的心生敬意,教堂中人们默默地祷告,高大的教
堂富丽堂皇,雕刻精美,各种绘画美轮美奂。
在国内也有很庙宇,但无论建筑形式与内部陈设绘画与欧洲有很大的不同,我不知道造成这
样差别的渊源在何处。
也许西方人认为有天堂,把天堂想象如乐园。所有西方人将墓地建在教堂附近。
中国的庙宇也非常之多,二百年里仅北京内城不到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至少有过1500
座寺庙。全国就更多了,且香火盛旺,曾在前两年去海南天涯海角的南山寺,人朝如流,收
门票,内有众多名人献的纯金佛像及游人们贡的现金。
没有深刻地研究过佛教不多写。还是通过教堂的艺术了解人类的精湛创造能力。
大教堂还有一个人物,获得了人们的长久以来的尊重,教堂的大主教----贝克特大主教,他
不屈服王权而遭到杀害,人们为了纪念他,请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
师米开朗琪罗与其它人一起建了个小教堂,里面有米开朗琪罗的《圣彼得像》,还有他写的
一首诗:“我的身体只是一个房间,我在房里自由自在,我的身体与大地一旦相融,我便无
所不在。”
我篡改一下:“我的心只是一个房间,心在房间里徘徊,我的心一旦与大地相融,我便无所
不在。”在浮华的社会,在无力对应的现实下,回归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要走出去,不
是因为诗和远方,是让心重回质朴。
到坎特伯雷还因为一个人------十四世纪英国诗杰弗雷·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和特罗勒
斯与克丽西德》的作家。
故事集的写作手法虽然以前也有人用过,用书中的人物每个讲故事的方式来写短篇小说,但
乔叟这本书内容包罗万象,值得一读。
格林威治
位于伦敦东南、泰晤士河南岸的格林威治是必去的地方,见证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
经度会议决定的以格林尼治为本初子午线、世界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
牛津
牛津到处都是用石头彻成的房子,因时代的久远,很多已经风化,但他们特殊的修理方式,
值得国内借鉴。
对名人名居的保护也值得学习,如有历史意义的房屋用不同颜色的牌子注明,我在北京也见
一些四合园有同样的注解。
在加拿大winnipeg朋友处小住过一段时间,在公园里设有许多长椅供游人休息,仔细观察,
椅子上刻有由某上去世人赞助的信息,用不同的方式纪念一些人也是不错的方法。
伦敦索尔兹伯巨石阵
巨石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位于伦敦西南100公里处。是人类史前之宝。
对于这个远古遗址,有人说是祭坛,有人说是天文台,有人说是家族墓地,不论如何解释这
个远古时期巨大石阵(最重石头达50吨)的作用与功能,远古时期人类的智慧、信仰、天
文知识对现代的人都有研究、保存的价值。
巴斯
位于伦敦西部布里斯托尔21公里的巴斯是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整个城市都被列为世界遗产一定有它的道理。
巴斯一座被田园风光包围着的城市,是英国最漂亮典雅的小城,所有的建筑都来自于乔治亚
房屋风格。全城没有高楼大厦,现今的欧洲尤其中西欧的城市古建,多来自乔治亚时期,所
以游览了巴斯就相当于游览了欧洲的许多城市,当然在巴斯的许多古建筑、文化又异于其p
它欧洲城市。
巴斯英语是bath 也就是洗浴的意思,据说曾经有一个王子患上麻风病,最后在一眼温泉中
获得治愈,当他继位成为国王后,在此处建立了沿袭古罗马风格的“国王浴池“和庙宇。延
至到今。
在巴斯有保存完整的古罗马风格的巴斯大教堂。
老约翰伍德设计的一座象征太阳的圆型广场和一座象征月亮的皇家新月楼,由小约翰伍德完
成。
如茵的广场中央有一棵大树,使广场变得立体。圆形广场设计灵感来自古罗马竞技场。
皇家新月楼是斯最为气势恢弘的大型古建筑群,由连为一体的30幢组成,采用意大利式
装饰,共有114根圆柱。楼与道路、房屋都排成新月弧型,曲线优美尽显高雅贵族风范,是
英国最高贵的街道。
乡村田园风光,处处皆古迹,旅行必去的好地方。
说到巴斯不得不提《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的作者简·奥斯汀,出生于汉普郡,5岁时随
父亲生活在巴斯,《诺桑觉寺》写于巴斯,当时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激烈
的情感与想象)充斥着英国文坛。奥斯汀的小说打破了常规,描写了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
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及当时这些阶层的生活理念。从书中可以复制18世纪巴斯的生活原貌,
让旅行多了些文学元素。
到英国伦敦看塔桥,那座已经120岁依然架在泰晤士河上,生机饽饽地活着古董。每周开启
十次。
当然白金汉宫前也要留个影。
还有威斯敏斯特------皇家专用大教堂、(从爱丁堡借来的石头放置地)。教堂里除了埋葬三百多个各个时代的历史要人,还有二个科学家,一个是牛顿的雕像,一个是达尔文的墓碑。二
人都是宗教的敌人,牛顿因将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归于上帝,教堂给他立了雕像,而达尔文
坚持进化论只在地上有一块墓碑。
温莎城堡是一座王宫,叫城堡是因为城堞上有自卫装饰。女王常常光顾这里,看见悬挂国旗
时,说明女王正在王宫中,平时挂皇室旗。而白金汉宫挂皇室旗时说明女王正在汉宫里。
温落城堡曾经遭受大火,许多市民参加了救火,火灾后所有珍稀世文物完璧归赵。这就是民
族精神吧!
西欧的英法之旅结束了。其实这不是我的旅行记录。
前些日子生病,十天出不了屋,不能如每日一样到外面去野了,正好利用生病的时间,看了
冯骥才先生的一本西欧游记,随胡乱写了这些,不知是拆书还是读后感、还是作为今后去英
法的旅行导图,反正是记下来了。跟着冯骥才先生在文字中先旅行,之后再行万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