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孩子成绩不理想、情绪不好,怎么办?

周三晚上七点半,线上沙龙一如既往的按时开始。关于期中考试孩子成绩不理想、情绪不好的话题引发了许多思考。就我来看期中考试最多就是一个测验而已,可有些家长和学生真的很重视。

妹妹家高一的小美眉这次物理成绩极度低,真是到了历史新低以至于我们都不敢相信的程度,总成绩在班内排名也是前所未有的低,虽然是个尖子班也有点不好接受。看到这成绩妹妹很是沮丧和焦虑,发愁这高中怎么度过,发愁这么低的成绩从何下手提升,发愁没有好的大学上……焦虑和担心从电话中就扑面而来,反复叨叨着“也不能考这么点啊,不应该啊”。可是哪里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啊,就是考了这么点,不接受也得接受,没有其他选择。

面对妹妹的沮丧、发愁和焦虑,我只是说了一句话:其实你现在要偷着乐,因为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接到老师说孩子受不了崩溃了的电话。如果孩子因为这个成绩而崩溃,也就是不仅是成绩不理想、情绪也不好时,你怎么办?是不是更着急?更没办法?另外有没有看到其他科成绩其实是比之前有大的提升,平时学习、生活状态都挺好,老师评价也是很好呢?

好歹妹妹也是参加过动力催眠学习的人,话说到这里她就平复下来。妹妹说她知道该怎么做了,如果孩子来电话就说这不过是一个测验,的确考的不够好,没考好也说明提升空间很大,自己分析原因找到办法然后去做就好。另外就是坚持每次休息都要做动力催眠训练。

简单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不带情绪和评判,或许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了。成绩的巨大起伏是对家长巨大的考验,理性的看待、情绪的稳定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

一个同事分享自己在老大没考好时往往直接“发飙”,指责、责问和批评带来的只是孩子的难过和叛逆,虽然上了大学可是不理想,最后对孩子的工作也不满意。现在想起来是当初根本没有关注过孩子的情绪,别说了解孩子的内心了。错过了老大的成长,不服输的同事在有了老二之后开始不断学习,还坚定地参加卓越父母训练营,每天早晨五点半按时起床做动力催眠晨练,听课、读书会、复盘、沙龙都参加,多么想给到孩子更多爱和帮助的妈妈啊。

那个看了一场语文觉得作文没写好就不想继续考试的高二学霸,回家告诉妈妈没考好、不想去上学时,妈妈就是搓搓手:哎呀,没考好啊,没考好啊,那也得去上学啊。然后就是“你是一点十五还是一点二十去呢?到点叫妈妈吧”。没有道理,没有劝说,就是简单的共情和继续要求,孩子就到点平静地上学去了,并且接下来的考试都是正常发挥。而我的建议是家长在成绩出来后要和孩子好好聊聊,聊怎样看待变化、怎样看待不如意。

有着两个宝宝的朋友分享自己家上初二的老大“学习不自觉”,小学没怎么管,初一成绩不理想,初二也没提升,疫情期间上网课自己“盯着”“督促着”,期中考试考的就不错,尤其是原来不及格的数学考了120多。但妈妈却又说人家同学都是140多……唉!又是一个眼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的妈妈。咱们家孩子能在妈妈陪伴下好好听网课、好好完成作业、做题都会、成绩还提升,这是多么大进步啊。由于小学期间家长没有及时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学业科目增多、学习时间和任务增加后孩子就会不适应,导致初一成绩下降,甚至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及时发现、正确看待,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有效的指导和陪伴也是必须的,也只有在家长耐心的陪伴和督促中孩子才可以稳下来、学进去,然后成绩才会有提升。还好的是疫情给了这个孩子和妈妈共处的机会,让妈妈有机会、有时间陪伴和督促孩子上网课,最关键是收到了很有成效的结果啊。“有效”,也就是学了、努力做了有收获才是能继续下去的动力。这个妈妈说一直鼓励孩子向她的朋友“看齐”,试着努力把成绩提上去,可是孩子却不愿意,说是“不可能”。是啊,不可能的事谁愿意做呢?

其实,普通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往往只差一个跳板——一次优秀成绩的反馈!

如果没有一个机会让普通学生得到一次优秀成绩,那孩子又怎么看到希望?

一次正向的反馈会给到孩子很大的自信,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从此,认知发生转变———“原来我也行,我是有这个能力的”。他不再认同自己以前的成绩水平,从而为了保住现在这个水平,他会加倍努力,这就形成了正反馈飞轮。

另外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宝妈说孩子考不好时会安慰孩子“成绩不重要,努力了就好”。好多家长也会这样安慰孩子,怕给孩子压力,用这种方式来给孩子减压,可殊不知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我努力了还没考好,我用尽全力还没做好”,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比别人笨,我不行”?那么既然那样,以后就不要努力了吧。

平时学习特别努力的学生,如果成绩不见提高,那么他很有可能陷入了低效率努力的怪圈中,这时,他需要的是提升学习状态和考试状态,用一次优秀成绩来开启他的正反馈飞轮。而动力催眠就是打破怪圈和改善状态的法宝!

成绩不重要是说的不能以一次测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找到提升成绩的方法,让孩子有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做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