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茶呢?

这本不是我计划之内的

然而近日

好友见我粉丝稀少,阅读量日减

也着急帮我出主意

说文章冗长,主题过时,没人愿意看完

而主意也都是“投粉所好”、“吸睛”、“创新”之类

终是回到了这个主题上

幼稚的情感总是要接受生存的考验

幸好这号不涉及生存的问题

还给了我时间稍作思索

结果,以下便是。

想起某美剧的一个镜头:

男主问女主要不要来杯茶,女主答应。待男主忙活完,递给女主杯子,杯外竟拿线吊着一个黄色的纸片——快冲的茶包也可用作招待了!心里也还平静,终究是美国文化,快餐是流行而不会感到不和的,直到我有次在国产的剧里也看到了类似的场景。便感叹,难道我也终成了“老茶究”?

虽然是“剧”,但在现实中的反映,也十二分普遍了。茶向来是用作“品”的,如果赶时间,那尽可早早准备好瓶装的茶饮料,便携便饮;如果口渴而不想把茶叶喝得贴满嘴巴,也尽可以提个冰水壶一饮而尽了,为何要发明茶包来为难这“品”字呢?幸好,茶终是中国人的习惯,咖啡被速溶毁掉了品味,茶却总是坚挺:何时何地,烧一壶开水,撒上几撮茶叶,便能细细品味了。

今日讲茶,也有所寓意。我的文章无论质量好坏,它总是茶叶。此时茶叶粗糙而难品,但经我日日“思索”、颗颗“斟酌”,彼时定能有所改善,而给客人勉强咽下。但若是客人想要喝快茶,快喝茶,我也还将这老手艺升级成一个个“茶包”吗?——不必了!茶是用来品的,也只是用来品的,不愿品茶的客人们大可去喝精心包装的瓶装水,亦或去寻愿意提供“茶包”的主儿吧。

这里并没有任何排挤瓶装水或是茶包的意思,它们存在的道理也是显然,只是这“快茶”,终究不是我所擅长的。倘若着急为满足客人的需求,而丢了品茶的原意,恐怕我这泡茶者就要被人抓住辫子笑话了。

思来想去,我仍是写文章,而且只写文章。因为我那几位“懂茶”的好友来了,可是要打紧儿泡上茶叶相赠的。

事理已明,为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个人笔记,欢迎阅读,不可转载。 喝茶对人体的好处有什么 簡介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
    司徒七阅读 2,020评论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