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己与自证预言

悦己

悦己,出自战国策,那个名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雠(chóu)矣”。意思是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牺牲,女子为使自己高兴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智伯复仇。

豫让是春秋四大刺客之一,本为晋国卿士智氏家臣,公元前453年,晋国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在晋阳打败智氏,智氏宗主智伯瑶被杀,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使用。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绝唱。


只是古语中的“悦己者”,是使自己高兴的人,说明女人是需要爱的人包容着,男人会为了解自己的人卖命,说明了男女性格上的差异。

而我们这里的“悦己”,直接取字面意思,就是要取悦自己,使自己高兴,防止自己的情绪迁移、转嫁去伤害别人。如何悦己,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其次是找到自己的优点,发扬优点。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加重自己的重量,改变别人之前,先改变自己

去年,参加了父母深度修炼课,作业要求使用优点追踪器,找到自己的优点,每天三个,关键词+表现+影响的形式,并分享出来。一直打卡21天,63个优点。

拿到这个作业之后,首先感觉就是很难,我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优点呢?但是反过来想想,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么多优点呢?我一定要有这么多优点。

比如说勇敢,我想自己的勇敢是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不退缩,敢作敢为,特别是面对各种繁杂事物的时候,会勇敢去学,去做。

写下勇敢这个表现后,我问了下旁边的孩子,“儿子,你勇敢吗?”

他说:“我勇敢”!

“勇敢可是遇到危险和困难,也不退缩,敢作敢为”。

儿子想了一下,有点犹豫。

“勇敢首先是要勇敢地做到这一点”,我又补充。

这次儿子肯定的说,“我勇敢”!

我思考了一下背后的原因,可能跟自证预言有关。

自证预言(又称“自我应验预言”),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信念和行为之间的正反馈被认为是自我应验预言成真的主要原因。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付予更高期望以后,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的一种现象。命名取自希腊神话,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的作品,每天对着说话,最后那座雕像变成一位真正的女神。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自我应验预言发展。以此观点,内心常常带著负面期望的人们将会失败;而内心常常带著正面期望的人们将会成功。

1968年Rosenthal博士与Jacobson给一所中学的全体学生进行IQ测试,然后告诉老师一些学生的智商非常高,让老师相信这些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中将会飞跃成长。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高智商"的学生非真的高智商,而是随机抽取。因此,他们智商不见得比其余学生还高。实验结果惊人:那些被老师认为"高智商"的学生在来年的学习成绩确实突飞猛进。

科学家认为原因有可能是:

1.老师的期望值在不知不觉中给了这些"高智商"学生更多的感情投入;

2.给了更多学习资料和让他们研究艰深的学习内容;

3.对于"高智商"学生的学习,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更多的反馈;

4.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这些学生在课堂中活跃的机会。

让自己和别人觉得你有很多优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现实中,被认为牛逼的人越来越牛逼,因为资源会聚合过去。如同上面那所中学的“智商骗局”。

伟大的人物与骗子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首先是自己骗过了自己。


我们不光是要取悦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还要把想要自己拥有的优点都贴在自己或孩子身上,时间长了,它们就会长在你身上了。
从每天的三个优点开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